卷评等加权,遴选出本房排名前二十五名人选。
前两场批卷进入本房前二十五之人,都是本次三千余考生中的佼佼者。
这些考生只要在三场策论不出意外,都也具备上榜的较大概率。
最终完成三场策论评卷之后,会根据策论评等低劣,每房前二十五名考生会出现不小波动。
每房结合考生三场策论阅卷评等,头两场排序前二十五人之中,再次黩落八人,其余考生方可上报主考官评定。
大周科举选材与前朝相比,更注重实务之能,因此三场策论对于考生最终上榜,具备不可小觑的作用。
这最后一轮被黩落的考生,都是因三场策论出现偏差,或者是策论水准偏低,或是明显弱于同伦。
这最后的策论阅卷之中,各房有考生前两场排名在二十五名之外,但三场策论写出宏文华章,最终反败为胜。
而且,在各房同考官上报最终遴选试卷,主考官为了避免遗珠之憾,会对各房同考黩落试卷进行抽检。
如果发现黩落考生之中,前两场评卷在中游水准,但第三场策论被主考官认定卓异,也会因此等缴天之幸,意外列入榜单。
这样的事在历朝偶有发生,几乎都被视为科场佳话,但那只是极稀有的机缘,考生想要寄望于此,与缘木求鱼无异。
因此,按这番录取名录计算,嘉昭十五年会试上榜举子在三百名之数。
本届会试登第之数,可不是随意而定。
而是在会试举行之前,依据大周翰林院、在京各部官衙因荣休、考评黩落而形成的官员空缺、各州上报吏部的官员缺口。
最终才会确定本届会试上榜人数,这样可从根源上预防官员冗余情况加重。
在三场策论开始评卷之后,大部分考生其实已注定黩落命运。
但是搏杀留存的少部分考生,对于会试青云之路的争夺,将进入愈发白热化的程度。
到这最后关口,考验的不单单是学子的才华高低,更是各人机缘、时运、甚至是天命的比拼。
有些考生誊卷已是乾坤鼎定之境,有些誊卷处在可上可下的风险之中,还有不少的考生誊卷,等待冥冥之中的通天机缘
此时,礼部阅卷大厅第六房同考官房廨,同考官孙守正在仔细批阅试卷,送到他案头是经初筛的本房三场誊卷。
在十八房同考官之中,孙守正是唯一的七品官,也是官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