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卷,也已忍不住叫好起来。
问道:“王大人和陈大人见字欣喜,难道认得是那位考生的书法?”
陈默淡淡一笑,试卷都是弥封名字,怎么可能知道是哪考生,老夫要好好读一读这份答卷。
以后开榜之后,也好按图索骥,知晓这位考生姓名,这等出众的书法,老夫卖这张老脸,也要求一幅字来鉴赏。”
徐亮雄听了此话,微微一愣,方才他明明听到两人的言辞,其中有重华初见之时,愈发端丽老辣之语。
听着怎么都像是认字识人,可是这位陈大人却矢口否认,不过徐亮雄也是沉浸官场之人,心中也不觉得奇怪。
殿试阅卷,事关重大,不管是王士伦,还是陈默,都是官场老饕,这种要紧关头,不愿留下丝毫话柄,也在情理之中。
王士伦所言重华初见,是当初永安帝六十五大寿,各部官衙主官入重华宫贺寿,发生的一件轶事。
当时永安帝在宫中摆设寿宴,与拜寿群臣饮酒谈乐。
期间永安帝曾向几位喜爱书法的重臣,展示那副珍爱的般若心经书法卷轴,以为彼此评鉴交流。
这几位重臣之中就有王士伦和陈默。
当年徐亮雄只是一名户部郎中,还未晋升左侍郎,远不是官衙主官,自然没有入重华宫贺寿的尊荣。
所以,王士伦和陈默笑言重华初见之时,他自然是茫然无知
不过,徐亮雄对此事也不在意,一心评阅手中的墨卷,斟酌字句,撰写评语。
会试排名前十八名的贡士,他们的殿试墨卷才会越过同考官,直接由主考官评阅。
主考官评阅之后,会上呈皇帝御览,并从中遴选出一甲三名,以及二甲前十五名。
这些名列前茅的骄子,都是本次春闱大比,天下学子中最璀璨的光华。
由此可知,这十八份殿试墨卷,具备与众不同的份量。
每个主考官各自分到其中六份,数量着实不多,如果这六份墨卷经主考点评,最终被皇帝点入一甲,甚至被点中状元。
对于经手阅卷的主考官,可是极大的荣耀和机缘。
科举名入一甲者,只要不出现官场意外,积累数十年之功,基本都能位极人臣,这对于主考座师是绝佳的人脉根基。
王士伦和陈默,他们都已是六部魁首,精明老辣之人,或许不会太在意这种荣耀。
但徐亮雄正当年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