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道:“徐大人此言不妥,贾琮乃今科会元,才华超于同伦,并且武略出众,于国有削番之功。
这样的后辈干臣,重在才,不在貌,他有夺魁天下之姿,却只因相貌点为探花,于科举大礼有违庄重!”
徐亮雄一听陈默这话,脸色有些尴尬,心中有几分暗怒。
同时他心中也有些奇怪,陈默这老头一向圆滑,怎么突然言辞锐利起来
徐亮雄谏言将贾琮点为探花,自然有他自己的算盘。
他知道贾琮身为会元,殿试策论又十分出众,连当今圣上都首肯,无论如何都会名列一甲。
但是一甲只有三人,所以他才会以贾琮相貌好,谏言点为探花,这样贾琮即便名入一甲,也是占去名次最低。
剩下的一甲头二名,荣耀位份非探花可比,只有形成这等态势,他名下评卷六人,才有蟾宫折桂的最大可能。
没想到陈默看着老朽暮气,却突然说着这样的铿锵之语,让徐亮雄有些措手不及。
一旁王士伦此时不动声色,嘉昭帝听到两人争执,眉头微微一皱,目光思索,也不急于不表态。
说道:“朕方才浏览墨卷,本次殿试除贾琮之外,有几人文章锦绣,皆有一甲之资,不知三位卿家心中可有人选?”
王士伦说道:“臣点选墨卷之中,青州贡士张文旭会试名列第六,殿试策论在上品之流。。
粤州贡士陈启瑞会试名列第八,殿试策论上品之流动,此二人可勘一甲之选。”
陈默说道:“臣评阅六份墨卷之中,杭州府贡士林兆和,才情仅次于贾琮,会试名列第三,可勘一甲之选。”
徐亮雄连忙说道:“臣评阅墨卷之中,山西贡士戴元杰会试名列十四,殿试策论见地卓绝,可勘一甲之选。”
嘉昭帝说道:“春闱一甲之名,为天下士民万众瞩目,兹事体大,权衡考量总是要的。
等到明日日落,所有殿试墨卷完成评阅,诸卿再入乾阳殿,商榷落定一甲之名,二甲前十五名。”
嘉昭帝看着三大主考走出大殿,对侍立身边的郭霖说道:“礼部的学子案牍,都是浮于表面,难究其里。
你调集人手,查一下张文旭、陈启瑞、林兆和、戴元杰等四名贡士的出身来由,明日午时之前,朕要知道得清楚。
一甲之名,形同国器,必慎重处之”
嘉昭帝又问道:“火器工坊后膛枪营造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