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,从无逾矩之行,更无半点舞弊之举。
周君兴以有人举报,疑证难消为由,提出需用刑逼供。
此等情形之下,按三法司审讯常例,用刑在两可之间。
但事涉舞弊大案,圣驾震怒,朝野关注,即便是杨宏斌,也不敢在这个关口,轻易阻挠刑讯之事。
否则给周君兴留下口实,不仅杨宏斌会惹上麻烦,大理寺卿韦观繇也会受到牵连。
杨宏斌能做的就是驻场陪审,让周君兴行事有所顾忌。
一旦周君兴为取口供,滥用酷刑,或伤及性命,或屈打成招,他能及时制止,并留下反制佐证。
让杨宏斌没有想到,林兆和身为一个文弱士子,居然会是个硬骨头。
他已经过两轮鞭挞,两次昏死,不仅拒不招供,连一句失态的惨叫都吝啬发出。
周君兴和杨宏斌都是刑讯阅历丰富之人,都看出林兆和是远比吴梁难啃的骨头。
想要从这样的人口中,得到想要的口供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
周君兴望着受刑的林兆和,脸色阴郁凶狠。
杨宏斌心中微松了口气,但他也拿不准,林兆和到底能坚持多久
面对酷刑的剧痛,大部分人都会屈服,但每个人对痛苦的承受能力,各不相同。
有时候精神的能耐力,会比肉体承受力更加强大。
一个孔武有力的壮汉,可以稍加施刑,就会屈服招供。
也有像林兆和这样文弱的士子,因为饱受诗书名教熏陶,精神上坚韧强悍,远超肉体的孱弱。
此时,右边用刑的狱卒,突然停下了鞭挞,说道:“大人,这书生身体太弱,又昏死过去了。”
杨宏斌看了一眼昏死的林兆和,嘴角的肌肉微微抽搐,内心也愈发动容。
他想起在汉承街捉拿林兆和之时,意外遇到贾琮,贾琮对林兆和评价不俗,不相信这位杭州府解元,会有科场舞弊之举。
当时杨宏斌也觉得贾琮的话颇有道理,还答应过会尽量予以斡旋,眼下似乎已到了时候
周君兴望着昏死的林兆和,面色阴狠残忍,对狱卒喝道:“把囚犯弄醒,继续用刑,直到招供为止!”
那狱卒拎着一桶冰凉的井水,要对昏死中的林兆和当头浇下,被杨宏斌当场制止。
说道:“周大人,林兆和是文弱书生,身体不够强健,数度受刑,数度昏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