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以后宝玉成了她的半子,她还不是事事帮自己儿子打算。
有这样一门姻亲做帮衬后盾,对二房也是大有好处。
虽然元春的事情没有办成,但那事的尺度可在天子,王夫人虽心疼那一万两银子,却也不好怪到夏太太头上
王夫人心情振奋之下,笑意盈盈便和贾母聊起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诸般琐事。
贾母因家中久没办过喜事,也是颇有兴致,两个人说得颇为得趣。
姊妹之中即便迎春年长,也只在年幼时见过贾琏成亲,其余姊妹更是少见红喜之事。
如探春、湘云等人听着贾母和王夫人唠嗑,都听得津津有味。
宝玉却如坐针毡,欲哭无泪,但他和夏姑娘的亲事,父亲贾政亲自首肯,他即便心中不愿,也绝没当堂反对的勇气。
况且,他想到夏姑娘美貌窈窕,比起袭人、彩云之流,胜过许多,好像也挺诱人的
但是他实在不愿结亲,更不愿被当着黛玉、宝钗等心仪之人,被火辣辣的说要娶他人为妻。
这不是打他的耳光,扇他的嘴巴,他以后还怎么和姊妹们两小无猜,言语无忌,理直气壮在后宅厮混。
一个婆娘傍身的汉子,还怎么标榜自己,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情怀,这可让他怎么活
荣庆堂中贾母和王夫人谈论亲事,姊妹们都当做稀罕来听。
只有黛玉和宝钗两人,一个沉浸诗书,澹泊自乐,不喜俗务;一个出身皇商之家,眼界开阔,比其他姊妹多些见闻。
唯独她们并没被贾母和王夫人的话题吸引,只是安静的坐在一边,轻摇团扇,不时说上几句闲话,言笑晏晏。
宝玉听了自己定亲之事,自陷愁城,坐立不安,手足无措,脸色古怪,悲愤难抑。
他本以为有人因他成亲,必要心有悲痛,芳心欲碎,以泪相还,不然怎配得上自己玉格清奇,一身风流,卓尔不凡。
只是黛玉和宝钗,两个自己最倾慕的姊妹,竟对自己的亲事,毫不在意,还在那里低声说笑。
宝玉心中悲愤,这绝对不是真的,必定是她们心中悲痛失落,不愿显露,故意装出样子
他正当脑中热血上涌,不顾一切,就要上去和黛玉剖述心扉,战战兢兢说道:“妹妹,你是知道我的”
宝钗比黛玉更通人情,心思也异常精明,他见宝玉手足无措,脸色古怪,突然上前两步,心中不由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