望其项背,一个状元之名,对旁人乃天高地厚,对他来说不过锦上添花,甚至过犹不及”
“赵兄所言甚是,如此说来,不过是贾琮有状元之资,朝廷考量大局,行谢名去望之举,张文旭倒是洪福齐天,泼天的运气,呵呵”
对于许多在场贡士,一甲之名,既在意料之中,又是出乎意外,许多人已放下上榜的兴奋,心中燃起熊熊八卦之火,指点江山,吐沫横飞,乐在其中。
人群之中,有人故作高明,有人感叹惋惜,有人调侃挖苦。
当然也有首当其冲之人,脸带尴尬苦笑,一边接受周围人道贺,一边听着阴阳怪气。
明明大魁天下的是他,最受人追捧,最引人注目,最让人扼腕叹息,却是另有其人,他倒成了名不副其实的陪衬
当殿试首榜张贴之后,贾琮早已走下马车,忍不住走到看榜人群。
他清楚看到首榜左侧第一列,清楚写着:奉天承运皇帝制曰,嘉昭十五年五月初十策试天下贡士贾琮等三百零五人
第一甲赐进士及第,第一名,张文旭,青州临淄人;第二名,贾琮,雍州神京人;第三名陈启瑞,粤州宜山人。
等到贾琮看清榜单上的名字,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,晨风当面,清凉透心,身上月白银竹纹长袍微微拂动,心中充满平和的安定和满足。
自从下场春闱以来,不管是得中会元,还是如今名列榜眼,都已远超出他原有预期。
他立于当下之时,相比周围之人,更具旁观的明晰和冷静,他从没狂妄到热血沸腾,觉得以一人之力,就可力压天下俊才。
即便真的可以力压,也不用一定做出形式,使得举世皆知,暗生隐患,只为满足可怜的自矜自恋之心,他又不是贾宝玉
每个人能走到当下位置,不论成败,都是许多因素交汇造就,不仅取决于个人才器,还在于时运,更在于形势大局。
他能走到这种程度,立身安命,经世实用,已经绰绰有余,就像方才有贡士议论之言:过犹不及。
此时,看榜的不少贡士,都察觉到贾琮也来看榜,他们在殿试都有一面之缘,许多人都主动上前向他道贺。
彼此之间,言语热络,眼神仰慕,同年之情,溢于言表。
连贵为状元的张文旭,探花陈启瑞,都各自上前向贾琮道贺。
虽然没有夺魁天下之名,似乎反让贾琮官爵名望的光辉,愈发熠熠生辉,让贡士们对他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