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便猜到贾琮和芷芍相好,似乎也没有太多介意,芷芍吃着早点,两人还时而说笑。
这时贾琮进了房间,芷芍好奇问道:“三爷,你到上衙的时间,怎么还没出府?”
贾琮笑道:“江流已帮我到翰林院告假,今日暂不去翰林院上衙,在家里清闲半日,陪你说话。”
他虽被嘉昭帝册封翰林侍讲学士,但那只是对他进士及第的敕封。
皇帝可不想他在翰林院过清贵日子,工部火器司才是他的主务。
这点贾琮十分清楚,翰林院士葛宏正也很清楚,所以贾琮偶尔告假,葛宏正根本不会在意。
对应贾琮来说,碍于当下宗法礼教,他给不了芷芍相应名分,对已行过家礼的五儿,也是同样如此。
但迥异于当世的理念和认知,在某些特殊时刻,多一些简单的陪伴,是他觉得需尽力做到,也是能够做到的。
大周,翰林院官衙,葛宏正官廨。
翰林院是一等清贵衙门,翰林官员做好诏书文章,埋于文献案牍,多少有些两耳不闻窗外事。
因此,翰林官员极少牵扯朝堂纷争,也很少有翰林官员陷入罪愆之事。
但这些日子翰林院却出了意外,让翰林院主官葛宏正颇为头疼。
本次春闱大比之前,翰林院作为科甲魁首云集之地,有三名官员入选春闱属官。
一名为会试同考官,另两人为会式阅卷官。
七十五名落榜举子联名举告,这三人翰林官员都牵扯其中。
虽然未至落罪下狱,但都因行为失矩,有损翰林清明,被吏部上奏罚以外贬为官。
翰林官员外任为官,本也是寻常之事。
但翰林官员因罪外贬任官,确是极其难堪之事,翰林清名受损,以后仕途上难有作为,翰林院也因此大失颜面。
此刻,官廨之中,除了葛宏正之外,还有翰林院从五品侍读学士李从勉。
李从勉在翰林院任职多年,从七品晋升到从五品,是老资格的翰林官员。
而且,李从勉甚至还算是皇族血脉,他的祖先曾是太祖李天凌的远房族兄。
当年大周建国,李氏族亲鸡犬升天,李从勉的祖先入朝为官,但并不是高官贵勋,只是家世比普通人好些罢了。
从他的祖先那辈算起,其实和太祖嫡传一脉,就要出五服之亲,到了李从勉这辈,更与皇族血脉再无关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