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些贾琮能够想到,谋算似海的嘉昭帝,自然心中早有这番筹谋。
他推敲清楚其中关系,想起离京不久的甄芳青,按照行程计算,她现下差不多该到金陵了。
心中不由生出深深担忧
他想起那日城郊送行,两人共处一车,倾心交谈,执手相握,耳鬓厮磨,声息相闻,相识以来,第一次这般亲密。
那场中途夭折的皇家赐婚,终究还是在他们之间,留下难以抹去的痕迹。
按贾琮对甄芳青的了解,以及对她平日言行的留意,这位心有锦绣的闺阁,自然也早意识到家族凶险。
甄家那支规模不小的海船队,一向都是甄家二房掌控。
在金陵锦衣卫查封甄家店铺,闯入甄家大宅搜查之后,甄家海船队便离奇在外海失踪。
贾琮可不会天真的以为,这只是一种巧合,他几乎可以笃定,这是甄芳青提前避祸的筹谋。
因为一支熟悉外海航道的海船队,所具有的惊人机动性,以及承载的巨大可能,足以让甄芳青给自己留下后路。
神京和金陵相隔千里,自己也是鞭长莫及,他希望甄芳青的应对之法,能渡过这场危机。
奉天殿之中,锦衣卫指挥使许坤话音刚落,嘉昭帝尚在沉吟未语之际。
贾琮听到身前列班之中,有官员出班走动。
但凡站在贾琮前面之人,都是三品以上高官,都是衙堂主官或次官,是早朝官员的中流砥柱。
贾琮听到那名官员奏报:“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周显扬,附议许大人之言。
去岁威远伯贾琮侦破江南卫军大案,朝廷曾发出邸报,臣留意卫军大案始末,关联一起火枪私造案件。
火器乃军国利器,社稷藩篱,民间私造,形同谋逆,事关重大,只是当时此案并未侦破。
如今锦衣卫缉拿此案嫌犯,佐证甄世文为火器私造主谋之一。
甄世文虽已丧命,然私造火器,其罪滔滔,不可轻恕。
是否还有同党侥幸脱身,是否留下阴霾隐祸,须一查到底,以免后患。
甄世文为金陵甄家长房长子,在甄家位份不俗,其父甄应嘉为金陵体仁院总裁,为朝廷正三品高官。
甄世文阴谋私造火枪,甄应嘉如一无所知,治家不严,教养无方,难辞其咎,难承官爵贵重。
如甄应嘉早已知晓,而是有心包庇,那便是藐视国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