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见过,别人送她什么礼物,她倒是不太在乎。
只是夏姑娘还没过门,这位亲家母女便这等礼数周到,事事想到自己这老太婆。
原本贾母觉得夏家门第略低些,只是夏家母女的礼数为人,当真挑不出半点毛病,宝玉也算是有福了。
王熙凤在旁听了王夫人套话,笑的有些意味深长,二太太给宝玉送聘礼,倒挑了个好人办事。
这芸哥儿不仅会办事,更是懂得做人,昨儿前头刚送过聘礼,晌午时候廊上五嫂便来走动。
当时王熙凤还陪着喝茶唠嗑,贾芸这一房虽已败落,却还未出五服,算是正经血亲,礼数不好怠慢。
两人说过一些闲话,五嫂提起儿子帮宝玉送聘之事,说了几句夏家豪富,房宅奢华之类好话。
等王熙凤笑说二太太聘礼下了重手,亲家太太必定十分欢喜,五嫂脸色就有些发紧。
王熙凤家长里短好奇心重,见了她这等情形,岂有不多问几句的。
五嫂这才说道:“不瞒二奶奶,芸儿去送聘礼,夏家太太虽礼数周到,脸色却不好看。
像是遇到不称心之事,当时芸儿心里也纳闷,这等大喜的日子,亲家太太不该这种脸色。
这事芸儿也不敢和二太太提,不然送聘礼是桩喜事,给人闹出不自在,亲戚间不好见面的。”
王熙凤见问不出根底,也就不好多问,两人又说了其他闲话,话题多在宝玉成亲之事。
等到临了的时候,五嫂却道:“听说宝玉房里的丫鬟又喜了,这可是一桩好事。”
王熙凤听了奇怪,问道:“这内宅门的事情,怎么都传到嫂子耳朵里?”
五嫂说道:“二奶奶怕不知道,好事传千里,芸儿从外头听说的,才来告诉我的,如今宁荣街上都在传呢。”
王熙凤听了这话,心里十分古怪,只是五嫂又说两句闲话,便起身告辞。
等到五嫂走后,王熙凤才回过神,必定是贾芸这鬼精明,他去夏家送聘礼,吃了夏太太难看脸色。
他一时之间摸不准头脑,自然不敢和二太太胡说,必是回来后琢磨出了缘故。
宝玉的丫鬟有喜,整个宁荣街都在传,夏家太太管着偌大皇商生意,是个场面上行走的女人。
她难道会没有自己的耳目,半点都不知自己姑爷做的好事?
贾芸这鬼小子猜到了缘故,这次让自己老娘过来走动,想自己露口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