薛家大房在金陵的生意,虽有部分也随之迁到神京,但大部分老店生意依旧在金陵。
特别是薛家的招牌老字号紫云阁,旗下所有生意依旧在金陵运转。
这些金陵的生意产业,都由薛家一些偏房子弟操持,或店铺中经年的掌柜打理。
这些人每月都和神京书信往来,通报上月店铺生意状况,以便薛姨妈母子掌管金陵生意现状。
薛姨妈信重的蒋家婆子,每月都会巡查金陵各店铺账目,询问各店生意账目往来。
蒋婆子每半年会来神京一次,向薛姨妈和薛蟠禀报,金陵各处生意银钱帐本详情。
薛姨妈会将金陵各店来信所报,与蒋婆子日常巡查账目所得,进行两厢校对,甄别金陵各店生意疏漏。
当初薛宝钗的父亲是薛家翘楚子弟,胸有韬略,深思精明,是一位出众经商英才。
薛姨妈未出嫁前只是深闺小姐,出嫁后跟丈夫学会经商之道,在打理家族生意方面,也算颇有些手段。
她这套异地管控生意的法子,也算颇有缜密之处,也算打理异地生意可行手段。
只是两地毕竟相隔千里,再好的生意打理法子,也不如身在金陵城的通透便利。
而且法子是死的,人心却是活的。
这几年薛姨妈一家客居神京,打理起金陵的生意,已觉日渐疏离艰难。
薛宝钗虽然才智出众,但毕竟是个女儿家,将来总要嫁为人妇,薛家生意终究要薛蟠继承。
虽薛姨妈知道这不过是赶鸭子上架,但她就这么一个好大儿,却是别无他法。
等薛宝钗过及笄之年,薛姨妈心绪愈发急迫起来,这半年时间一直督促薛蟠熟悉家业。
前些日子,因为薛蟠鼓捣段家粮铺生意,每日都和段青江和陈瑞昌厮混。
这段时间他们做成了同文馆的生意,陈瑞昌又刚巧北上公干,薛蟠一时有些落单。
正遇上蒋婆子从金陵过来报账,薛姨妈自然锁了门户,抓了儿子的壮丁,让他听蒋婆子报账。
只是薛蟠是个懒惰粗心的纨绔子弟,吃喝玩乐,游手好闲,哪里做得来查账这种细巧之事。
只是翻了几页账本,便觉得晕头转向,听了蒋婆子说了几句账目之事,便觉得腹中翻滚,烦躁欲死。
其行其状,观宝玉攻读四书五经,颇有异曲同工之衰,一对表兄弟恰是同类草包货色。
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