物。
翰林院的日常公务,自有翰林院事葛宏正奏报。
因此贾琮日常上朝颇为清闲,只留心听六部当朝禀政议政即可。
所以他对朝廷各部动态,当下要紧理政事务,多少也都略知一二。
前些日子残蒙使团入京,兵部便当堂奏报,请调五军营三千人马在西郊驻防。
目的就是为了戒备压制,驻扎城西郊千余残蒙使团成员。
而且锦衣卫、大理寺四处出动,在城内严查寻访不虞之举,贾琮也早就听到相关风声。
在这等内外戒备之下,蒙古使团想要行不轨之举,无异于水中捞月,引火烧身。
贾琮和诺颜台吉虽只有一次交集,但却知道此人心思机敏,遇事应变自如,绝非泛泛之辈。
他既身为使团三大首领之一,不可能对这些事情毫无所闻。
自己能想到的轻重利害,他这样的人物自然也能想到。
而且他方才的话语,也有些意味深长,特意提到鄂尔多斯部诚心议和,并不是非战不可。
似乎将鄂尔多斯部与残蒙其他两大部落,做了某种不着痕迹的区分。
按照贾琮隐约的揣测,这种区分主要是鄂尔多斯部和土蛮部的区分。
残蒙三大部落,麾下都有过万户部民,三大部落各自维护自身利益,甚至彼此也有摩擦拼斗。
并不是每一个部落首领,都像安达汗那样雄心勃勃,意图恢复黄金家族昔日荣光。
就像是诺颜台吉所说,鄂尔多斯部族只要衣食温饱,并不热衷于骑马砍杀。
他又说过多的奢望和野心,不仅是沉重负担,更是肇祸之源。
难道这是在隐晦的表达,鄂尔多斯部对土蛮部安达汗,存在某种不认同的情绪
总之,诺颜台吉看似无意的寥寥数语,让贾琮听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。
或许,这也是诺颜台吉有意让他意识到的?
这让他对这位鄂尔多斯部王子,愈发生出审视揣摩的心思。
诺颜台吉笑道:“上次在汉正街一遇,小王对威远伯风姿本领,十分钦佩,事后时常想起。
你们汉人有句俗语,相请不如偶遇,威远伯可有兴致,你我入城小酌几杯。
我听说城东有家春华楼,所做菜品风味驰名神京,早就想去见识一番。
只是身边并无投契相得之人,一人过去未免太过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