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周宫城,文渊阁。
这里是大周内阁理政之地,更是朝堂精英荟萃之所,王世伦身在其位,谋算深沉,见多识广。
贾琮明澈通透之言,却让他有些失神,思绪有些翻涌,只有贾琮清朗的声音,依旧在耳边回响。
“学生以为议和诸事,按部就班即可,借此议和时机,探查三大部落分歧纠葛,正当其时。”
“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,可为朝廷关外大势谋算,有备无患,定下先发之机”
贾琮一番话语,另辟蹊径,从旁人忽略之处,一语中的,切中要害,让王士伦有耳目一新之感。
两人谈兴渐浓,聊了近半个时辰,贾琮才起身告辞。
王士伦将他送到官懈门口,等到贾琮行礼离去,他依旧站在那里,看着他离去的身影,若有所思。
贾琮离开文渊阁,又去了兵部衙门拜谒顾延魁。
他与顾延魁十分熟络,彼此谈话比起王士伦更随性。
顾延魁对贾琮就任和谈章记,自然乐见其成,他对残蒙各部的思虑,也得到顾延魁的认可。
只是眼下残蒙使团提高和议筹码,妄想将互市数额提高四成,两邦和议已陷入僵局。
顾延魁和王士伦都不再出席和议洽谈,只让兵部几位官员负责日常磋商。
顾延魁让贾琮参与日常磋商旁听,留意和谈推进趋向,观风看势。
他心中筹谋之事,如有任何不便,随时可找自己商议。
等到贾琮见完两位和议上官,如何参与和议各项事务,也就有了所有便宜。
至于如何落定心中所想,他还未有完备的筹谋,他和诺颜台吉交往不深,只能见机行事。
他离开兵部衙门之时,已将近午时,因顾延魁说过,今日兵部与残蒙使团,并无要紧磋商议程。
所以他省得再去会同馆一趟,眼下五百支后膛枪营造已完成,火器司年底大事已毕。
自他奉旨担任两邦和议掌记,便将暂时火器工坊交刘士振打理,所也没再回城外工坊。
于是,偷得余生半日闲,寻一处清净店铺,用过午食便打道回府。
伯爵府,贾琮院。
白天五儿和平儿去西府打理家事,芷芍去了南坡小院陪伴师傅师姐。
院子里北风萧萧,堂屋中门窗紧闭,烧了两个紫铜泰蓝熏笼,四下流淌馨香暖意。
晴雯、英莲、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