贾母年老耳背,刚才又被王熙凤打了岔子,没留意宝玉和宝钗之间对话。
但王熙凤这么咋咋呼呼说道,老太太却听得一清二楚。
宝玉能想到的事情,贾母自然也能想到,她最清楚孙子宝玉的性情。
哪里就像王熙凤说的便利,被贾琮指点几句,就能顺当考上秀才。
雍州这么大地界,每年有多少读书人,个个点灯熬油的读书,一年也就出百多个秀才。
秀才又不是树上的果子,说摘就能摘到手的,自己宝玉这么膈应读书,只怕没那么便利。
要是被儿子知道琮哥儿愿意指点,他还不得疯了似逼宝玉读书,搞不好能弄宝玉半死
贾母连忙笑道:“琮哥儿说愿意指点宝玉,也不过出于兄弟情义,他每日上朝上衙,起早贪黑的做事。
哪有多少功夫指点宝玉,即便是有那么几次,也是极其有限的帮扶。
宝玉还能因此就考上秀才,琮哥儿岂不是了点石成金的活神仙。
这种读书的事情可要慎重,凤丫头可不要胡乱嘴快,这事嚷到宝玉老爷哪里,还不知道他老子怎么逼他。
当初琮哥儿读了多少年数,点灯熬油的辛苦,才能够科场夺魁,蟾宫折桂,这事怎么能够急得来。”
王熙凤听了贾母这话,心中有些失望,毕竟姜还是老的辣,老太太虽上了年纪,却一下看出这事的厉害。
琮兄弟挺好的算计,这下可给老太太破了。
笑道:“还是老太太说的有理,也就是我一味性急,读书的事确该循序渐进。
好在宝玉都在西府,琮兄弟想要指点,宝玉想要请教,那都是极容易的事。”
宝玉一听王熙凤这话,忍不住浑身打了个哆嗦,第一次觉得西府变得有些可怕。
比起见不到家中姊妹,似乎被贾琮耳提面授,指点圣人经义,自己堕落成禄蠹之人,更让他感到恐惧绝望。
贾琮微笑道:“老太太说的有理,读书的事确不能着急,但让他明年下场就中秀才,未免太强人所难。”
宝玉听了这话,终于松了口气,这个贾琮平时虽禄蠹庸俗,总算还说了句良心话。
却听贾琮继续说道:“不过以宝玉的聪明,明年入了国子监之后,只要足够潜心刻苦,总会有所收获。
如今西府人口不多,里外清净,正是读书好地方,便于我时时点拨,宝玉只要苦熬三年,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