光不由自主,看向坐在贾母下首的王夫人,只是看的不好太明显,显得有些游离闪烁。
虽这几份礼物有些古怪,但即便贾母这样的老成人,也挑不出其中什么毛病。
俗话说礼多人不怪,这也不是挑毛病的地方,多少让人有些不尴不尬的意味。
王夫人方才还觉得,这未过门的儿媳妇,实在给自己挣面子。
如今听陈婆子报过礼单,脸色瞬间有些难看,但又说不出什么错处。
总不能明着说夏家送礼,就不该送给贾琮一份,这话要是说出口,自己就成了笑柄。
只觉得这份腊月礼数,隐含一股难于言说味道,让王夫人心里拧巴透顶。
这姑娘送礼便送礼,但不管是辈份高低,还是隔房亲疏,都用不着她给琮哥儿送一份。
即便她如今还没进门,不知二房和这小子的嫌隙,要送一份也就罢了。
凭什么送琮哥儿的礼数,居然比自己这婆婆还重,这不是让别人看自己笑话。
原本还觉着这夏姑娘出众,没想也是个欠考虑的,毕竟还是年轻,不懂得事事轻重。
王夫人虽心中极不自在,但还勉强着想些理由,给夏姑娘做些开脱。
因她极不愿意承认,自己一向看重的夏姑娘,几个月后就要进门的儿媳妇,竟也是个不省心的
这种微微奇怪的场合,原本薛姨妈最懂疏通气氛,只是她和姐姐已生嫌隙,一时也没想好要开口。
迎春、黛玉、宝钗等人是晚辈,自然不会这关口多嘴。
倒是忠靖侯李氏身为侯夫人,是个见过世面的老练人。
按她心中意思,夏家作为二房姻亲,送腊月节礼,送一份给琮哥儿,也在熟络交际常理。
毕竟贾琮是贾家两府家主,贾家玉字辈最贵重之人,二房要在贾家稳妥立足,贾琮的言行态度至关重要。
如果夏家长辈来送这份节礼,那自然没有半点闲话,只是这未过门的小媳妇来送,多少有些失了避嫌。
只是方才夏家婆子说过,送琮哥儿这份礼数,里头要带着二丫头迎春,这也将一丝不妥,全都遮盖过去。
如果这等细巧安排,也是这夏家媳妇的手段,李氏倒觉得她很有些泼辣,而且心机不俗。
里外看着竟有几分凤姑娘的架势,宝玉能娶到这种顶事媳妇,也算二房捡到大便宜了。
李氏见姑太太倒没太在意,因在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