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。
又和宝钗聊了其他杂事,贾琮亲自磨墨蘸笔,宝钗在书案前坐下,执笔便给二叔写信。
宝钗写完给薛远的书信,笑道:“薛家店铺部分出租,开春后家中剩余生意,也要重新清算梳理。
我听宝琴信中说起,明年入冬之前,二叔大概都会在金陵,正好请二叔代为整顿打理。”
贾琮好奇问道:“明年入冬之后,薛二老爷又要远行游商?”
宝钗笑道:“这回二叔可不是出门游商,而是要送女出嫁。
上年宝琴和梅翰林家定亲,明年宝琴就到及笄之年,早则明年入冬,晚则后年开春,就要送嫁入京。
二叔和蝌兄弟都要同行的,到时薛家两房人口,可是又要聚到一起。
琮兄弟,梅翰林名讳瑾林,他还是你翰林院同僚,这倒是一桩巧事,琮兄弟可认识此人?”
贾琮笑道:“我这个翰林学士,不过占了个名头,不在翰林院担任固定职司,每日只是去卯露脸。
翰林院人口众多,倒不是个个都熟悉,不过我刚入院的时候,葛大人给我引荐过各房主官。
其中就有这位梅翰林,此人沉稳,话语不多,但却给我留下印象
他是正六品翰林侍讲,据说在翰林院已十年,从未被外放,是院中老资历人物。
葛大人说他学养深厚,精研典籍,曾在宫中上书房侍讲。
赵王、宁王都受过他教诲,在翰林院中算是有根底的人物。
只是我和他不过一面之缘,从没有什么言谈交情罢了,不过梅家也是京中有名书香门第。”
贾琮自嘲说道:“比起贾家骤然而得的翰林门第,梅家已出过两代进士,翰林学养深厚许多。”
宝钗微笑道:“照琮兄弟这般说来,梅翰林听着倒很体面,怪不得二叔会和他家结亲”
贾琮也写了封给曲泓秀的书信,此时日头已西沉,只在远方留下霞光,窗外也渐渐昏暗。
英莲拿火折子进书房,将书案旁八角烛台点亮,房间里辉映暖融融光芒,将她的小脸映照分外娇艳。
贾琮说道:“宝姐姐,时候也不早了,不如就留下用个便饭。”
宝钗笑道:“早听说琮兄弟院里,日常饮食都偏南菜口味,我今日就叨扰一次。”
她又让金钏回梨香院传话,告知薛姨妈不回去用饭。
贾琮又叫来龄官,让她吩咐厨房上些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