件事情,正是我担心的。
宝玉见了他老子,就像是避猫鼠似的,整个人都要打摆子。
他老子只知逼他读书,不是打就是骂,回回都闹得天翻地覆。
有我看着还好些,要是没有我在身边,宝玉不知怎么被他老子折腾,万一有个好歹可怎么办。”
王夫人听了这话,放下混乱心思,眼睛微微一亮。
老太太要担心老爷管教严厉,宝玉因此生出好歹,岂不是能继续留在西府
薛姨妈心中渐渐明悟,琮哥儿好厉害的心思,这圈子绕的可真够大。
一旁宝钗慢条斯理喝茶,明眸瞟了贾琮一眼,嘴角露出丝少见的促狭笑意。
贾琮说道:“老太太不需过分担忧,此事我会和老爷好生商议,我从小得静庵公教诲,读书得法,才能见效。
如果一味点灯熬油,虚耗心血,不仅读不得其法,还会弄坏了身子,那真是得不偿失。
这些窍门道理,琮必定和老爷分说劝解,让老爷和睦教导,不可打骂,方是读书育人的正理。
到时宝玉安稳读书,贤妻慈父督促教导,机缘已到,万事俱备,必定读书有成。”
贾母听这话不由心动,她知道儿子最器重贾琮。
别人说话不定中用,但贾琮开口说话,儿子多半能听进去。
老太太心中也明白,宝玉成亲之后,身边有了妻室女眷,即便为了男女避嫌,隔房兄弟也不好同居一府。
她虽舍不得宝玉,更担心宝玉搬去东路院,日日吃他老子的口头,贾琮这般说辞,倒让贾母放心了大半。
笑道:“你既有这般打算,是极妥当的事情,找时间和你老爷好好说道,让他别对儿子这般苛刻。
如此宝玉成亲之后,也好多些和睦顺当,我也多放心一些,他要是真因此读书有成。我自然记得你的好。”
贾琮微笑道:“老太太尽管放心,这事我会放心上,必会和老爷好好分说。
将来宝玉夫妇定居东路院,老爷定会温厚教诲,不再打骂宝玉,二房门庭兴旺,事事顺遂。”
贾母听了连说说好,觉得和孙子这么默契贴心,也是破天荒的第一次。
一旁王夫人见他们祖慈孙孝,虽然已经强自掩饰,脸色依旧黑的如同锅底。
原本自己图谋鑫春号分销之事,被这小子好一顿奚落恐吓,事情不成也就罢了。
怎么好端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