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咋舌。
宝玉自然生出满腹鄙夷,贾琮做官这才几年,就勾搭这许多禄蠹国贼,沆瀣一气,互蹈淤泥,太过不堪!
贾母做了一辈子国公诰命,自然知道其中轻重,心中颇为惊异。
问道:“琮哥儿,这才一年时间,怎多出这许多交情人脉。”
贾琮说道:“有些是去年就有,大多数是今年新添,大项是今年及第缘故,所以多了翰林院的关系。
王大人、陈大人、郭大人、郑大人都是我春闱、乡试、院试的座师,名教礼数,执弟子礼,不可怠慢。
顾大人对我有提携之恩,当年能入辽东建功,靠的便是顾大人的举荐,其中恩义不浅。
各家子弟同辈拜会走动,以后都会是常理,初二我都会拜会各家座师和长辈。
其他各部的官员往来,因今年工部的差事繁重,各官衙间公务往来密切,所以结交了不少同僚。”
贾政笑道:“六部那些同僚交往,倒也罢了,你那四位座师名望卓著,无一不是当世大儒。
他们入仕半生,门生故旧,遍布朝堂,对你仕途大有助益,
还有更要紧一桩,科场师生名分,历来非比寻常,此四家将来可为东府世交。
如今贾家也是翰林门第,能与这些儒门大户相交,也是极有体面之事。”
贾琮微笑道:“老爷这话在理,如今大周四海承平,九边虽有残蒙扰动,只要未出大事,大周尚以文治为主。
家中子弟要求出路,多半还是要走科举,能与儒门世家相交,熏养家风,教化子弟,大有益处。”
贾政听了这些话,心中如沐春风,贾琮的话句句说到他心坎,他期盼的贾家气象,不就是这般模样。
他想到这些心中叹息,大兄过早亡故,虽留下不少话柄。
但他养了琮哥儿这等子嗣,一辈子再多的不好,也都全部遮盖过去,终究比自己有福气
宝玉听贾琮这般厚颜无耻,吹嘘官场人脉,讲述儒家世家,鼓噪子弟读书,将老爷哄的晕头转向。
这不是勾起老爷的心病,回头还不知怎么作践自己,贾琮这人当真愈发可恶,一点清净都不给人留!
王夫人听王熙凤、迎春、贾琮等说起两府贵客往来,辉辉煌煌,何等贵气,好生体面。
原本她才是西府当家太太,这等体面尊贵该是自己的,如今却落到这番境地,想起心焦如焚,郁恨难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