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额娘,胤祥、胤禵已是少年郎,再居内宫于礼不合,待长媳殡礼过后,便要将他们迁至阿哥所,还请皇额娘恩准。
太后看了眼站在一旁的姐妹俩,对皇帝道:这事儿,皇上是不是该与德妃商议?
皇帝道:德妃自然听您的安排。
见边上俩孩子听说这事儿,波澜不惊的,太后便明白,皇帝只是来走个过场,他向来不喜欢让外人觉着,德妃要风得风、要雨得雨,而皇子养在何处,本该由她这个太后来做主,自然要她的恩准。
明白了,到时候我会下旨,德妃那儿,还有孩子们,你们有什么话,自己商量去吧。多谢皇额娘。
太后问:皇上,胤禔可还好?
皇帝依旧神情不展:大阿哥恐怕要些时日才能振作,儿臣不忍催他,他们夫妻伉俪情深,胤禔这孩子自小莽撞冲动,皇长子的尊贵,养出他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脾气,直到成了家,才渐渐懂事,更难得他是个深情重情的孩子,可惜天意弄人
太后闻言,不禁垂泪,温宪和宸儿忙上前来劝慰,祖母稍稍冷静后,说道:皇上可知,宗人府那群老混账,与我说什么?
皇帝顿时有了恼意:他们冒犯了您?
太后恨道:孩子尸骨未寒,他们就惦记给胤禔续弦,来提醒我大福晋身份尊贵,需从世家贵族中挑选,不可轻率。
皇帝大怒:那群狗奴才!
太后道:我自然狠狠责骂了他们,之后这件事他们不提,皇上也不必追究,就由着事情冷下来。不然他们真当回事,开始暗中较劲,又或行贿受贿,再搅得朝堂不安,要胤禔情何以堪。
是
皇上啊。
皇额娘,您吩咐。
那群奴才该骂,可这件事早晚要办的,再选大福晋,不可拘泥于门第,人品贵重才是最要紧的。
皇帝答应:儿臣一定谨慎挑选,孩子们都还小,家中若无女眷做主,无母亲教养,实在可怜。
太后问:大福晋的丧仪,府中之事,八福晋做得可还好,她太年轻,我本是不放心的。
皇帝夸赞道:胤禩家的聪慧稳重,府
里上下井井有条,因没了大儿媳妇,这会子夸赞她不合时宜,皇额娘,过些日子您替儿臣奖赏这孩子吧。
母子二人将这些事细细说明白后,皇帝便要回乾清宫去,温宪与宸儿送皇阿玛出来,皇帝忽然停下脚步,细细看着心爱的女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