林昭然暗自苦笑——眼下他最不缺的便是光阴。
此言有理,他颔首道:
想来气海容量终有瓶颈,盖因魂魄承载之力有限。若强行突破此限,纵得浩瀚真元,却永失真元操控之精微...难怪世人皆道此法饮鸩止渴。
威力与掌控,从来难两全。陶晚晴正色道:
只是常人难将驾驭之术修至极致,故不显罢了。多少术士以为真元愈多愈妙,横竖勤练便是——殊不知气海每扩一分,那些精微术法便远一分。
她屈指数来,上乘心术、纤毫幻象、精妙化物...但凡需极致掌控者,真元浩瀚之辈终生难企。
林昭然心头一震:你是说...待我气海渐长,反会失了这些精细手段?
非也,陶晚晴摆手说道:
我说的是先天根骨——未修炼前的气海容量。寻常术法皆按八至十二钧的标准设计,你既在十二钧,何须杞人忧天?传闻有位十五钧的前辈,幻术照样登峰造极呢。
林昭然暗忖自己实为八钧的底子,倒真不必忧虑。
转念却想起张明远——那厮气海怕有六十余钧,这般骇人修为,又当如何?
若说那等气海浩瀚之辈...林昭然追问道,究竟几钧之上,便再难施展精微之术?
陶晚晴耸肩:未见典籍明载,约莫二十钧便到顶了。
若是...六十钧呢?
她闻言一怔,像听见什么荒唐事:那还是人么?
陶晚晴俄而失笑,纵是于我这般专精斗法的,也未必是福。旁人三载可成的基础术法,这等怪胎怕要苦练十年。
思及张明远在时光回溯前那平庸修为,林昭然不由蹙眉。
原以为那厮只是疏懒,如今想来,或许另有隐情?
不过...他总觉得张明远是个特例。
那等骇人听闻的气海容量,本就超乎常理。
他翻遍典籍未见记载,请教诸多前辈也皆道只存于传说。
况且张明远虽术法粗浅,到底还是得了初境鉴文——可见这异常气海,倒也未将他彻底禁锢在低微境界。
莫非是张氏世家的血脉天赋?
既能得浩瀚真元,又不失精微掌控。
虽说张家对外宣称并无祖传血脉,但世家大族的说辞,原也当不得真。
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...陶晚晴忽道,打断了他的思绪,若你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