,通过水路源源不断地抵达。
堆积如山的木材,砖瓦,石料,让所有百姓都看得目瞪口呆,也让他们对未来,充满了前所未有的信心。
在谢宁的统一规划和指挥下。
重建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,效率惊人。
他将现代的流水线作业模式,和标准化生产的理念,用在了房屋的建造上。
所有的梁柱,门窗,都由神策军士兵和工匠们,在指定区域内按照统一的尺寸和规格进行预制。
然后再由运输队分发到各个村落。
百姓们要做的,只是像搭积木一样,在规划好的地基上,将这些预制好的构件组装起来。
这种超前的建造方式,极大地缩短了工期,也保证了房屋的质量。
原本需要数月才能建好的一座村庄,现在,仅仅需要十几天,就能初具雏形。
一排排崭新的青砖大瓦房,如同雨后春笋般,在昔日的废墟上拔地而起。
每一天,都有成百上千的家庭,告别了临时搭建的窝棚,欢天喜地地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。
孩子们的嬉笑声,代替了昔日的哭嚎。
女人们的脸上,重新挂上了笑容。
男人们,则在分发下来的田地里,辛勤地耕耘着,播撒下希望的种子。
整个汴城,都焕发出一种勃勃的生机。
那景象,看得陈县令这个年过半百的老官吏,好几次都忍不住老泪纵横。
他当了一辈子官,从未想过,自己有生之年,还能看到如此盛世之景。
而这一切,都源于那个年轻人。
那个仿佛无所不能的钦差大人。
他就像是上天派来拯救汴城的仙人,用他那神鬼莫测的手段,将这座濒临死亡的城市,从地狱的边缘,硬生生地拉了回来。
时间飞逝,转眼又是数月过去。
已是初冬时节。
汴城,早已不见了半分水患肆虐过的痕迹。
新修的堤坝如巨龙般雄伟。
新建的城镇,规划得整整齐齐。
田野里,晚季的稻谷已经泛起了金黄,预示着一个丰收年的到来。
市集上,人来人往,叫卖声此起彼伏,已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与繁荣。
一切,都尘埃落定了。
谢宁站在城楼之上,俯瞰着这座被自己一手重塑的城市,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古三枫 作品《穿越侯府世子,我找长公主借功德》第一百四十章 圣旨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