俞兴很快就接到熊潇鸽的电话,得知吉姆愿意加强对碳硅数据的了解。
他感谢了熊总的上心,然后就没有然后了。
熊总有点太上心,公司这边还没商量好。
熊潇鸽对此觉得有点奇怪,但依旧没耽误自己继续与吉姆的多次电话沟通,除了谈到自己对碳硅数据的看好,更是少不得吹一吹俞兴这位的运营口碑。
作为脸书的董事,作为布雷耶资本的创始人,吉姆自然不能只听熊潇鸽的一面之词,自己也进行了惯例的初步了解。
这么一了解,当他再次听到熊潇鸽在电话里的吹嘘,不得不问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:“熊总,既然他那么看好移动互联网,又有那么强的运营能力,为什么他不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碳硅数据公司?”
熊潇鸽倒是忘了这事,一时语塞。
吉姆没听到答案,过了好几秒之后又说道:“我让同事了解了俞总的经历,我认为他只有三分精力放在这家公司之上,这是很让我们疑虑的问题。”
熊潇鸽的念头已经转了回来,稳稳的给出答案:“够了,三分就够了。”
吉姆:“”
他质疑道:“真的够吗?”
“俞总是创始人,是董事长,事实上,他同样有十分优秀的同事,我们有句老话叫做‘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’,我之前没提过碳硅数据公司还有钟志凌、吕海颖、翟逸飞、杨震原、葛智杰等一批出色的管理与技术专家。”熊潇鸽从吹嘘一个人改为吹嘘一群人,“你是知道微信的,这其中有不少人就是从微信开始投身移动互联网,属于行业的佼佼者。”
“碳硅数据公司并不是传统的互联网公司,连它所在的申城临港也不是传统的耀眼的区域,俞总更像是一个把关者,他和这么一群践行的人共同组成了碳硅数据公司。”
“临港这里已经汇聚了来自百度、阿里、企鹅等知名互联网公司的人才,我对他们的未来有着充足的信心!”
熊潇鸽只有六分信心,但六分更够了,已经足够表现出十二分的底气。
吉姆消化这番话又沉吟片刻后说道:“那我就下个月16号去临港看一看。”
他直接把时间敲定了下来。
熊潇鸽表示出热烈欢迎的态度。
只是,俞兴对于最新的情况有些无奈:“熊总,我16号和17号都有会,市里的会,碳硅数据这方面不急的。”
“不急,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