麻省理工的朱俊彦、脸书ai研究院的何恺明以及代表dmlc社区的陈天齐等人。
余凯为此就很煎熬,东边是资本市场的受挫,西边是热火朝天的讨论。
两边都很纯粹!
一个太偏商务,一个太偏学术!
没过两天,俞兴忽然接到临港副主任朱泽辉的电话,本以为对方是再次询问碳硅集团的电车进展,没想到对方佯装批评的调侃自己这边做了大事不汇报。
“主任,我有点糊涂了。”俞兴颇觉讶异,要说大事,确实有一桩过山峰将要袭击车圈的大事。
“你们那个机器学习暨通用人工智能大会都胜利召开了,你怎么也不说一声啊?”朱泽辉先责怪,后热情,“还没结束吧?得让咱们临港去报道报道啊。”
俞兴在心里重复了一遍这个会议名,已经知道怎么回事。
他有些哭笑不得,那边的钱还没着落呢,名字倒是很大气。
俞兴简单的介绍了相关情况,心里忽然一动,十步之内,必有解药。
碳硅集团和碳硅数据是吸引着投资人主动来投,自不用临港这边多介绍,但这个深度学习基金会dlf是需要推一把的,而这种明显需要长期投入的项目找找他们却是正好。
虽说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动静,这个钱花在这里还是正经事。
他心里存了念头,嘴上介绍便更科学,更是提及全球科技巨头对这方面的重视,最重要的是,这个项目还会吸引很多顶尖的华人学者回国。
朱泽辉果然越听越认真,问出了俞兴最想听到的话:“这个会议有着很不错的意义啊,俞总,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可以跟区里说。”
俞兴一秒都不带犹豫的:“就一个忙,它现在缺钱,我这边帮忙撮合了一批投资人,但融资还是挺困难的,余凯余博士一直在为此奔走,希望能推进国内这一块的发展,也希望能吸引更多的顶尖科学家回来。”
朱泽辉倒是比较习惯俞总直来直去的风格了。
他想了一会后说道:“那就让市里跟着接触接触,这样的会议完全可以在申城冠名嘛。”
俞兴感谢了朱主任,从心里希望他还能继续往上走一走。
等到这边电话结束,他立即就找了余凯,询问这个所谓的会议情况。
余凯愁眉苦脸:“哎,大家都很热情,说着说着就把事情都规划了,也在脸书和推特上分享了消息,有的都开始着手论文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