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的时候何雨水和王思毓并没有回香江,不过打了电话,何雨水没有要求跟何雨柱说话,何雨柱让小满告诉她如果学不好就不用回来了,是鞭策也是鼓励。
1974年的香江,空气中弥漫着劫后余生的萧索。
恒生指数如同退潮后的滩涂,最终在150点附近艰难地找到了暂时的支撑,曾经喧嚣的交易所门可罗雀,只剩下被套牢者的叹息和破产者的绝望。
黄河实业顶层,金融作战实验室的氛围却截然不同。
巨大的电子屏幕闪烁着恒指k线图,那条陡峭下探的曲线末端,是一个个被精准标记的绿色圆点。
“柱子哥,恒指150点,确认筑底企稳。按照你的指令,所有目标——新鸿基地产、恒隆地产、鹰君集团、以及我们筛选出的几家优质工业股——抄底完成。平均成本价低于其每股净资产,甚至接近其上市发行价。资金已全部转化为股权。”
她将一份详细的持仓报告递给何雨柱。
报告上,那些在股灾前风光无限的地产巨头名字后面,此刻标注着令人咋舌的低价和黄河实业赫然在列的大比例持股。
何雨柱接过报告,目光快速扫过关键数据,微微颔首。
“做得好。这些股权,是基石,不是筹码。告诉所有人,没有我的指令,一股都不准动。”
“明白。”小满点头。
她知道,柱子哥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数字,投向更坚实的未来。
石油风暴带来的巨额财富,被何雨柱注入到了实业当中,他要把根基夯的更实。
将军澳油库三期庞大的工程机械已经进场,打桩声日夜轰鸣,巨大的储罐基础轮廓开始显现。
炼化厂的技术升级方案被敲定,从欧洲订购的最新型催化裂化装置正在装船。
黄河远航的船队规模在悄然膨胀。
然而,何雨柱的目光并未局限在能源。
来自于后世的他深知,香江的根本,在于地,在于人。
“公屋政策,是我们扎根的机会。”在黄河地产的核心会议上,指着墙上挂着的大幅香江地图,新界广袤的土地被重点标出。
“港府为解决股灾后的民生困顿,必然大规模兴建公屋。这是民心所向,也是我们树立‘黄河’品牌、积累政府信任的关键。”
接着他又指向地图:“新界,屯门、元朗、沙田,这些地方的土地,价格跌无可跌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中条山的狼 作品《四合院,傻柱:我这辈子父母双全》第259章 根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