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探头看了一眼,然后悄无声息地进入,顺着竖井往下滑。
竖井底部是巨大的空气处理机房。
数台巨大的工业风扇持续发出低沉而稳定的嗡鸣,这巨大的背景噪音完美掩盖了所有细微的声响。
机房里管道纵横交错,粗壮的电缆如同藤蔓,巨大的过滤器和冷凝器组成了钢铁丛林。
何雨柱稍微辨识了一下方向,就沿着管道标识,向更深、更核心的区域快速移动。
通道尽头,一扇厚重的、标有“研发部-最高密级”字样的防爆气密门出现在眼前。
门侧是闪烁着红光的密码和id卡双重验证面板。
何雨柱没有尝试破解这几乎不可能短时间突破的电子锁。
他的目标是门上方天花板一块不起眼的检修盖板——那是通风管道的入口。
他踩上旁边粗大的管道支架,用撬棍小心撬开盖板边缘的卡扣,无声地挪开盖板,露出仅容一人勉强钻过的管道口。
一股更浓的、混合着电子元件和化学溶剂的气味涌出。
通风管道狭窄而布满灰尘,他只能匍匐前进,根据管道的走向和下方透出的微弱光线判断位置。
爬行了大约二十米,下方传来清晰的交谈声和仪器运行的滴答声。
他停下,小心翼翼地挪开一块百叶式出风口格栅,透过缝隙向下望去。
这是一间巨大的模型室兼设计讨论空间,绝非寻常工厂车间。
房间中央是一个巨大的、覆盖着蓝色绒布的展示台,上面放置着一个比例缩小的、造型极其怪异的飞机模型。
它通体由深灰色复合材料构成,棱角分明,如同由无数个钻石切割面拼接而成,完全不同于任何现役战机的流畅外形。
模型周围散落着大量图纸、计算尺、三角板,墙壁上挂满了手绘的气流分析图、雷达反射截面(rcs)模拟热力图,那些扭曲的等高线和刺眼的峰值区域,无不指向一个核心概念:低可探测性。
f-117!虽然此时它还没有这个正式代号,但这独特的多面体构型,正是未来“夜鹰”的雏形!
地方没找错,何雨柱轻轻‘吁’出一口浊气,不然冒这么大风险就太不值当了!
此刻已是凌晨三点多,模型室内并非空无一人。
两名穿着工装、戴着厚厚眼镜的技术员正坐在角落的绘图桌旁,对着摊开的图纸低声争论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中条山的狼 作品《四合院,傻柱:我这辈子父母双全》第271章 加州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