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家之术,各有传承,虽良莠不齐,却亦是无数医家安身立命之本,维系着民间医疗网络的基底。
若因朝廷之力扶持一家而致使百家凋零,非但夺人生计,有损陛下仁德之名,更可能使得许多有价值的医术秘方就此失传。
于长远来看,是医道之损。
更何况,这种骤然打破平衡的做法,容易引起不满甚至动荡,并非治国良策。
更深一层的隐忧在于,如此强大的、近乎垄断性的医事机构,若完全倚赖宫廷输血壮大,其本身虽为楚天青所创,却难免逐渐被视为皇权的延伸。
其兴衰荣辱,皆与皇家紧密捆绑。
一旦日后经营稍有差池,或出现难以预料的医疗纠纷,其反噬之力,亦将直指宫廷体面与陛下声望。
这其中的政治风险,不可不察。
因此,他的沉声告诫,其核心是希望这医院的成长,需遵循一定的“道”,而非仅仅依仗“势”。
要在济世惠民与维系行业生态间找到平衡。
楚天青自然明白房玄龄在担忧什么,毕竟这种事他之前就已经想过了,而且还跟李世民提过,要不要增加诊费,只治疗一些疑难杂症,或者重症,寻常病症还是交给那些老大夫。
悬乎济世,绝非仅凭一腔热血与超越时代的知识就能实现。
它需要扎根于当下的土壤,需要考虑错综复杂的世情与人心。
自己掌握的医术如同利刃,可活人,亦可无意中伤人。
伤及那些依靠传统行医方式生存的大夫,破坏已然形成的、虽不完美却勉强运转的医疗生态。
若因自己的“善举”,导致无数医家失业,秘方失传,甚至引发社会层面的抵触与动荡,那这“济世”二字,反而成了罪过。
因此,济世,也需要“术”。
需要审时度势,需要权衡妥协。
他曾向李世民提议的“提高诊费、专注重症”,便是一种无奈的“术”。
是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划下的一条界限,试图以此为自己,也为传统医者们保留缓冲的空间。
所以,现阶段,楚天青是打算把医院弄成大唐的“梅奥诊所”。
也就是“集众智于一体”的模式。
梅奥并非依靠一两个神医,而是将不同领域的专科医者汇聚一堂,共同为复杂病例商讨出最佳方案。
在此处,他无需立刻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