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草蛋和白团,这些都是可以凉吃的,高大壮他们干脆带着走了。
“吃过早饭,咱们包粽子,呦呦你喜欢吃什么馅的?”高慧慧笑意盈盈,手脚却没停过。
何呦呦上前帮忙,剥了一个艾草蛋放到高慧慧的碗里,又拿起白团把上面沾着的紫苏叶撕掉,听了高慧慧的问题,思索了好一会儿。
涞水县按照后世来看,应该属于南北交界的地方,这里人吃甜粽,比如豆沙粽,也吃咸粽,比如肉粽。
如果按照何呦呦本身的喜好,作为北方人的她其实更喜欢吃白粽蘸白糖。
昨天做捞汁儿小海鲜的时候,家里有白糖,做个白粽也不算麻烦。
何呦呦十分干脆地提出了要求:“我喜欢白粽,就是什么馅都不放,然后蘸糖吃。”
高慧慧惊讶了一下:“那不成了糯米饭了吗?”
何呦呦点头:“嘿嘿,对,但是粽叶包裹后有种清香,其实封在竹筒里也好吃。”
“成,给你包几个白粽,竹筒的话,等二哥回来让他去寻摸寻摸看。”不是什么大事儿,高慧慧一口答应下来。
姐妹俩吃完早饭,各忙各的。
高慧慧做家务,何呦呦练字,顺便给高慧慧高翠翠还有高乐生各抄了一份三字经。
昨天学习结束后,高福生曾经跟何呦呦说过,她抄的三字经字体清晰,纸上又干净整洁,装订好放到书肆,卖个7、80十文绝对不成问题。
如果她想,他可以去书肆帮着问问抄书的事儿。
何呦呦自然是想,不过她打算等过了端午节再说。
眼下先熟悉一下县城,多了解一些物价和风土人情,避免自己出去说错话办错事。
一本三字经一千多字,饶是何呦呦常写常用毛笔,写完一本还是用了将近一个小时。
这样的速度在后世绝对是要被姥爷骂的,因为书法在后世已经成为一种磨炼气息和耐性的慢行为艺术,一笔一划,一横一竖都要稳,写得快,证明心急了。
而在古代毛笔和书法都是日常所用,若非特殊场合炫技,只要字迹清晰无错字,下笔如神速也没人管你。
“果然什么玩意儿一加上艺术两个字就费时费力费钱。”
何呦呦小声地嘟囔一句,想起姥爷严肃的面容和姥姥慈祥的笑容,有些鼻酸。
她妈在十八岁的时候生下她,三个月后就扔下她追着她那不负责任的爸出国去了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范京生 作品《在古代靠签到美食致富》第十五章 旧回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