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面不仅框出了相对位置,把每个乐器名扔到了对应区域,而且名字下面还有乐器的外形轮廓缩略图,首席和指挥的位置也被标了出来。
确实挺一目了然,不过这种常识性问题,需要标得这么清楚么?
有很多乐评人或音乐专业的学生听众有些疑惑。
哗啦啦啦——
身边响起的掌声,让越来越多的人从阅读曲目单中抬起头来,加入鼓掌的队列。
他们看到了穿着西服与礼裙的乐手们开始进场。
这些乐手们年纪都不大,此刻动作和表情有些稍稍紧张。
但他们的气色非常地好,眼神也非常明亮有神。
一种在精神生活极度充实的环境中才能有的状态。
接着是穿一身黑色女式礼服的洛桑小姐在更热烈的掌声中登台。
看着少年少女们在指挥的带领下向听众行礼,在场有相当多的记者和乐评人,突然露出了一种长长的思索表情。
我又意识到了一个之前并未明确注意的问题。一位记者回想起这阵子的舆论,然后朝身边的朋友低声开口。
什么?身旁的绅士下意识问道。
台上这些稚气未脱但气质初显的小乐手们的出身,同样来自劳工、匠人、仆从、小贩或农民的家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