声。
三天?
别说三天,就是给他们三年,他们也填不出这种鬼东西!
终于,有人忍不住了。
户部尚书王永光往前挪了一步,户部掌管天下钱粮,对数字甚是敏感,他硬着头皮躬身道:“启禀陛下臣,愚钝。这表格里的许多名目,臣闻所未闻。便说这‘预期产出量化指标’,我户部掌管天下钱粮,税收的出入,漕运的损耗,都有定数,勉强或许还能填上。可是”
他的声音顿了顿,抬起头,看了一眼旁边脸色煞白的吏部尚书和礼部尚书。
“可是,吏部考核天下官员德行,礼部教化四海万民,这这‘德行’与‘教化’,乃是圣人之道,是春风化雨,润物无声的功业,又如何如何‘量化’?难道说,吏部一年提拔了多少清官,就算‘产出’?礼部一年祭祀了多少次天地,就算‘指标’吗?这这岂不是荒唐?”
王永光的话,说出了所有人的心声。
这是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,他们所信奉和赖以生存的,是一套建立在道德、名望、资历和人情关系上的,模糊而富有弹性的体系。
而皇帝现在拿出来的,是一套建立在数字、结果和冰冷逻辑上的,精确而严苛的体系。
这是两种文明的对撞。
所有人的目光,都聚焦在了朱由检的身上,他们多么希望这位年轻的皇帝能被这个问题问住,能意识到他这套“新学”的荒谬。
朱由检只是淡淡一笑。
那笑容里没有嘲讽没有不耐,只有一种洞悉一切的平静。
“王爱卿,你问得很好。”
他往前走了两步,目光直视着王永光。
“你提出的这个问题,‘如何量化不可量化之事’,本身就是一个极好的‘核心工作目标’。”
他环视众人,声音不大,却字字清晰,如同重锤敲在每个人的心上。
“所以,吏部和礼部,未来这三个月的‘核心工作目标’,就是给朕一个答案。你们要去研究,去定义,去建立一套属于你们自己部门的‘考核体系’。比如吏部,官员的贪腐案件发生率,能不能作为一个负向指标?地方的诉讼案件数量变化,能不能反映其治理水平?比如礼部,皇家祭典的‘成本’能不能降低?省下来的钱,多印一些大明律和九九乘法表发到乡学里,让识字率提升一个百分点,这算不算‘教化’的‘产出’?”
“朕不给你们提供答案。”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那是朕的钱 作品《开局掌控魏忠贤,先抄他一个亿!》第12章 :再不是一个可以被糊弄、被教导、被架空的皇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