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玉卿这才看向黄家众人,语气依旧温和,却多了几分不容置疑:“母亲,弟弟,不是我不肯让你们住得好,实在是朔北如今处处要用人力。你们也看到了,牧民们为了赶在天暖前把牧草运到圈里,日日都在忙活。我想着,你们既是来投奔我,不如也体验体验牧场的活计——一来能帮衬着牧民,二来也能多了解朔北的日子。至于住处,只要你们肯干活,每月能挣到工分,别说像样的院子,就是在镇上买套宅子也不成问题。”
“干活?”黄明远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,“我可是黄家的公子,怎么能做那种粗活?”
“就是啊卿卿,”李氏急了,“我们是来投奔你的,不是来做苦力的!你如今有这么大的家业,给我们些银钱,让我们好好过日子就是了,何必折腾这些?”
黄玉卿脸上的笑意淡了些,目光扫过众人:“母亲这话就不对了。朔北的日子不是靠‘给’来的,是靠一双手挣来的。雪灾时,萧将军带着士兵挖雪洞,牧民们忍着冻伤赶牛羊,我也是把空间里的物资全拿了出来,才撑过那段日子。如今牧场的活计,虽累些,却能挣工分换粮食、换布匹,自食其力,总比伸手要来得体面。”
她顿了顿,看向李氏,声音轻了些,却字字清晰:“当初我嫁去萧府,母亲说‘女子出嫁便是泼出去的水’,连一件像样的嫁妆都不肯给;后来萧劲衍被贬朔北,你们更是连封信都没寄过。如今听说朔北好了,倒来投奔我,我念着血脉亲情,愿意给你们机会,可若是只想投机取巧、坐享其成”
她没再说下去,但眼神里的冷意让李氏瞬间住了口。黄家父亲黄老实搓着手,嗫嚅道:“卿卿,我们也不是那个意思,就是就是你弟弟从没干过活,怕他吃不消。”
“吃不消也得吃。”黄玉卿转向王管事,“王管事,把黄家的人带去西坡牧场,今日的活计是搬运牧草,每人需搬够二十捆才能记工分。若是偷懒耍滑,便按规矩扣工分——工分不够,可就换不到粮食了。”
王管事应了声“是”,上前招呼黄家众人。黄明远还想争辩,却被李氏拉了拉袖子——她看出来了,黄玉卿如今早已不是当初那个任他们拿捏的女儿,若是真闹僵了,恐怕连土屋都住不上。
看着黄家一行人不情不愿地跟着王管事走,青禾忍不住道:“夫人,您就该直接把他们赶回去,何必费这劲?”
黄玉卿望着远处渐渐消失的人影,轻声道:“赶回去,他们只会在外头说我忘恩负义;让他们干活,既能断了他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