伪军的基层军官全投了我军之后,很快中高层就撑不住了。
这些中高层平时不和百姓接触,很难用找苦主告状的方法给弄倒。
他们的家属全住在城内,平时也很难聊上天。
这些人的生活也很优渥,一般都很忠诚于日军。
“那后世的八路军要怎么策反这些家伙?”
“是啊,接触不到他们的家属,也没法暗杀,更没法举报。”
古代的百姓们十分好奇我军是如何做到的。
正常来说,很难策反这样的人。
但在基层全部失控之后,这些人为了自保,也被迫通共。
比如说:皖江地区的“军粮统筹委员会”主任汪子东,伪军高层。
平时西装革履,出入日军司令部一起打牌的那种高层。
但他身上有军事任务,必须按期从农村地区,搜集到足够的军粮上交给日军,如果完不成就要担责。
“好嘛,我算是知道怎么让这些伪军高层反正了。”一个当了几十年吏员的老吏笑着说道。
“怎么做到的?”一个年轻的吏员好奇地问道。
“和咱们与县令的关系很像,县令需要收税,收不上来就要担责。
“你我都是本地士绅家族出身,县令要是不给咱们家里点好处,本地大族不去从那些泥腿子手里收税,县令就要担责。
“所以对于县城以外的事情,县令从来都是不管不问,这就是许诺给我们的好处。”
等到了中后期,农村已经完全成了我军的天下,这任务实在完不成了怎么办?
伪军的基层军官知道了这个情况,我军也就知道了这个情况。
然后我军主动派人去找汪主任聊天,表示大家都是中国人,一家亲,愿意为汪主任提供足够的军粮拿去交差。
我军控制了农村之后,别的没有,就是粮食多,但缺少工业品。
汪主任作为一家亲的中国人,从日军那里拿点工业品来换,这个很公道吧?
弹幕:农村包围城市
“控制住了农村,就控制住了城市的粮食,控制住了粮食,这对于那日军来说,与坚壁清野没有什么区别了。”
“这一招,真是妙极!”
不敢动均需?这个没关系。
汪主任身为后勤高层,只需要告诉我们一批军需运输的时间和路线就行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白毛阿瞒要典韦 作品《视频通古代,从强军战歌开始》第363章 “合理损耗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