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是在1949年,斯大林还活着的时候,他就开始大力推进研发,使用钢筋混凝土构件和流水线生产作业法建造的房屋。
这种装配式房屋的主体结构,全部由工厂流水线生产。
建设时,工人只需要像搭积木一样,将预制板拼接起来。
虽然装配房屋具有建设周期短,成本低的优点。
但当时的建筑师们,大都青睐更能彰显个性的古典主义风格建筑。
对这种如同复制粘贴一般的,丑陋的工业化建筑,很多人都持反对态度。
“可这房子也很好看啊。”
“是啊,一个个的多板正,多坚固。”
自古以来的百姓们都是如此的朴实,对于他们来说,坚固、可以御寒、能够遮风挡雨的,就是好房子。
大明。
飞元真君朱厚熜有些癫狂地与被他召来的工部尚书与工匠们说道:
“我大明现在还没有后世的那个钢筋混凝土,但这并不代表我大明现在就无法用这种方法盖房子!”
“钢筋混凝土构建没有,那就用木头做,你们回去就议一议,盖一个能够用流水线的方法,将房子所有零件全部生产出来的厂子,然试着生产一批这样的房子。”
“如果能降低百姓们盖房子的成本,也是好事一件嘛。”
朱厚熜既然打算要发展科技,那当然要尽一切可能,将整个大明的沉重官僚机器给调动起来的。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白毛阿瞒要典韦 作品《视频通古代,从强军战歌开始》第383章 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