没错,就是买了一个官职,虽然是不入流的从九品小校。
花的不多,因为是童贯的人,走的是内部价。卖官的不是童贯,而是王黼。
王黼卖官,不是什么秘密,汴梁的小儿都会唱:“三百贯,曰通判;五百索,直秘阁。”
这儿歌传唱度极广,王黼也不在意,甚至都懒得追查,只当是帮他带货了。
说起来,陈绍这官,也是他姑妈给他买的。
大宋眼下就这模样。
大辽也差不多,那边卖官更张狂,也难怪金兵能横扫天下,实在是运气够好。
蛰伏在白山黑水这么多年,崛起之后,一脚踢到棉花上了。
两人走在汴梁的道路上,大虎依然是一副刚进城的土包子模样,到处打量观瞧,见了什么都很好奇。
西北和汴梁,根本不是一个世界。
在董大虎的眼里,这里自然是哪哪都好。
但陈绍却不以为然,不管东京汴梁看起来比西北好多少倍,有多少繁荣华贵的景象,陈绍依旧没有一丝归宿感。
这里的一切,眼下似乎都与他没有关系,他就像一个过客。
他住在汴梁的这段时间,也完全没有在意过这里的富贵繁华。
一想到靖康之耻,陈绍就有些闷闷不乐,这里越好,越繁华,陈绍心情就越惆怅,不知何时才能舒出胸中的这口闷气。
你看那掐着腰,泼辣辣的可爱汉家少女,过几年大概率就会被大宋自己的官员捉了,送给金人求和,然后被虐死在金兵的大营中。
主仆两个正在闲逛的时候,突然有人叫住了他。
“可是陈指挥?”
陈绍一转头,就看见一个短衣长裤的小子挡了一下道,此时刚让开、却还站在路边拱手弯着腰。
“你是?”
这人直起腰,也不说话,而是回头看向路口。
顺着他的方向,陈绍见旁边那条东西走向的街道路口也停着一辆车。
里面的人掀开了车厢尾端的帘子,一个女子正坐在里面。
女子只露出了个侧颜,朝着陈绍微微点头,看上去还算友好。
“我家主人想请陈指挥一叙。”
陈绍看了一眼董大虎,觉得自己没啥好怕的,便轻轻点了点头。
那小厮朝后点了点头,车中随后便放下了帘子,马车也缓缓开始向东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