。”
林晚秋飞快地记录着,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,眼中充满了震撼。
方默的分析,一针见血,直指要害,与她听到的那些上头宣传的、空洞的“寸土必争”、“御敌于国门之外”的论调截然不同,却透着一种残酷而清晰的逻辑力量。
“我我会如实记录您的观点。”林晚秋郑重承诺。
方默看着她认真的样子,心中却是一片漠然。
如实记录又如何?
他自嘲地想,我一个区区闸北分局局长,人微言轻。
就算张冶中将军能听到这番话,他上面还有层层叠叠的‘大人物’,还有那些被国际观瞻、列强调停幻想蒙蔽了双眼的决策者们。
历史的车轮,岂是我这只小蚂蚁能扳动的?
沪上会战的血肉磨盘,终究还是要转动起来
这清醒的无力感,比任何敌人的炮火都更让他感到沉重。
他望向苏州河对岸那繁华依旧的租界,仿佛看到了不久之后,那里将挤满了隔岸观火、为“八百壮士”喝彩却又无能为力的同胞。
而他和他的战士们,将成为这巨大悲剧舞台上,唯一一颗有可能改变局部战局的棋子。
不过他还是这么说了,毕竟一旦登报,事后的现实发展只要证明了他的先知先觉是对的,那么下次他再说话,有了这次的佐证,便会更加容易让人信服。
短暂的单人采访结束后,林晚秋没有立刻离开。她拿着笔记本和相机,穿梭在热火朝天的工地上,目光始终追随着方默的身影。
她看到方默仔细检查每一处新垒起的沙袋墙,用力摇晃加固门窗的木桩,甚至跳进刚挖了一半的战壕里,用手丈量深度和宽度,对负责的工人和学生提出更严格的要求。
他声音洪亮,指挥若定,脸上沾了泥灰也毫不在意,那份亲力亲为的投入和沉稳,让林晚秋完全无法将他与一个年仅二十出头的青年联系起来。
她手中的笔飞快记录着:
“闸北分局局长方默,身先士卒,与警员、工人、学生并肩劳作,加固四行堡垒”
方默偶尔瞥见林晚秋的记录内容,发现她着重描绘的是军民齐心、同仇敌忾的氛围,以及他本人与士兵同甘共苦的形象,并未涉及具体的火力点配置、雷区布置等敏感军事信息,便也由她去了。
他深知,此刻的沪上乃至全国,太需要这样鼓舞人心的画面和报道来凝聚人心,点燃希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土豆勇者 作品《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》第024章 这咖啡馆,棒极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