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3团且战且退,进行了多次激烈的阻击战。
他的中军也不得不多次仓促选择阵地,展开火炮,进行火力支援,迟滞追兵。
若非拥有系统空间这个逆天的后勤保障,能够随时收起和展开重装备,光是拖着这些沉重的火炮和大量的弹药辎重,就足以拖慢整个部队的行进速度,甚至可能导致全军被鬼子粘住、包围。
现在,终于和接应的友军成功会师,意味着最危险的阶段暂时过去了。
很快,两支队伍在硝烟尚未散尽的战场上胜利会师。
方默从他那辆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上跳下来,大步走向前来迎接的孙抚民和王师长。
孙、王二人只见一位异常年轻的将领向自己走来,虽然一身戎装沾满了硝烟尘土,脸上带着连日苦战的疲惫,但身姿挺拔,步伐坚定。
尤其那双眼睛,锐利明亮,仿佛能穿透一切迷雾,令人印象深刻。
“方旅长。”两人几乎是同时开口,语气中带着由衷的敬意。
“孙支队长,王师长。大恩不言谢,今日援手之情,方默和独立21旅全体官兵,铭记于心。”
方默停下脚步,郑重地向二人敬了一个军礼。
“方旅长太客气了。”孙抚民连忙还礼,“沪上苦战,挽狂澜于既倒,全国军民谁不感佩?今日能在此接应英雄凯旋,是我等的荣幸。”
王师长也感慨道:“是啊,若不是方旅长之前在沪上北站死战断后,我87师恐怕早就打光了。这份情,我一直记着呢。”
简单的寒暄后,方默立刻切入正题:
“此地不宜久留,鬼子很快就会反应过来,组织兵力反扑。请二位立刻率部退回南岸,我部将负责断后掩护,随后尽快渡河。”
孙抚民和王师长也知道情况紧急,不再客套,立刻指挥部队开始后撤。
方默则命令工兵营,利用随车携带的制式浮桥器材,在苏州河上快速架设起一座坚固的浮桥。
部队井然有序地开始渡河。
等到鬼子第101师团和第13师团的增援主力气喘吁吁地赶到河边时,已经是中午时分。
留给他们的,只有空荡荡的北岸阵地,和河面上正在被工兵爆破拆除的浮桥残骸。
鬼子师团长们只能望河兴叹,徒呼奈何。
-----
方默和独立21旅顺利渡河后,在南岸找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土豆勇者 作品《血战淞沪从抽到警察局到拥兵百万》第148章 沪上大撤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