场、利益可能会放大或导致主角的动作变形。
世界变动主角的动作渐渐扩散到整个天下,越往后整个世界会越面目全非。穿越了十几年,结果最后还是三国鼎立这种故事,我是不会写的。
例如一开始主角第一件事就是要抓宫禁,结果长秋宝宝梳理后发现宫禁牵一发动全身,与锦衣卫、京营、勋贵都有关系,于是就缩回来了,只敢先搞定小规模的尚膳监、信王侍卫、乾清宫等地方。
因为这种推演方法,有时候我写着写着,有时候还会遇到历史上的惊喜——例如林丹汗之死那个章节。
这样写书不止你们看得爽,我写得也很爽,每天码字对我来说其实和玩冒险游戏没区别。
但放心哈~不会蹦的,有大纲的哈哈。
最后是创作的本心吧
我做了十几年互联网,太懂市场了。
商业立项要发现市场,迎合市场,而不是去对抗市场。
所以如果把这本书当做商业产品来做,它是先天不足、不合格的,就不应该被立项。
所谓的地摊文学、刻板印象,之所以流传甚广,本身是有传播学的优势在的。
一句“东林党勾结后金”简单易懂,传播简易性、故事爽点、引爆点全都有。但真要去反驳却要罗列大量史料——而且很少人关心真正的真相。
甚至有所谓的“历史博主”创造历史,编造出钱谦益之孙坟墓,出土天启七年通满账本之事,简直是匪夷所思。
我连码都懒得打,有种他把所谓的“天启七年账册”在上海图书馆哪个藏馆给我指出来,我亲自坐飞机去验证。
真是我错了,登报赔礼道歉赔钱都行!
这个世界啊有时候真tm的令人作呕和失望。
作为一个商业产品,想去对抗这种潮流,根本就是找死。
所以很多书友可能是有“喜爱的放大镜”,给了本书很多夸张的赞美。
然而逆市场而行,终究是自寻死路。
——但,老子!就是!不喜欢!
我放着好好的退休生活不过,每天电脑前一坐十几个小时,难道还为了这三瓜两枣么?
我是真的希望我写的这本书,是死的那一天,能放在墓志铭上的。
短视频、直播、氪金游戏、短剧
反正这个世界应该也不缺我这把柴火了。
所以就有了这个笔名:一橛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一橛柴 作品《穿越朱由检,请大明赴死》三江+上架感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