夜色如一块饱蘸浓墨的巨毡,沉沉地覆盖了白马寺的殿宇飞檐、古柏虬枝。白日里因“焚经”风波而鼎沸的人声、激烈的争执、无形的硝烟,此刻都被这厚重的黑暗吸噬殆尽,沉淀为一种令人窒息的死寂。唯有风,带着暮春将尽的微凉和牡丹残瓣的颓靡香气,在空旷的庭院、幽深的回廊间无声穿行,偶尔拂动檐角风铃,发出几声短促、孤寂的清响,更添几分山雨欲来的压抑。
藏经阁巨大的轮廓在夜色中如同一头蛰伏的巨兽,白日里被“显影琉璃镜”照出的焦痕与裂口,此刻在绝对的黑暗里似乎自行隐匿,却又散发出一种无形的怨戾之气,丝丝缕缕,盘旋萦绕,使得周遭的空气都带着微弱的刺痛感,直透灵台。阁楼飞檐的阴影深处,几点微不可察的朱砂红芒,如同黑暗中悄然睁开的鬼眼,忽明忽暗,带着不祥的窥伺之意。
毗卢殿。这座供奉着北魏遗存、丈六铁佛的庄严殿堂,此刻更是静得可怕。长明灯盏内,灯芯爆出一朵微小的灯花,发出极轻微的“噼啪”声,昏黄摇曳的光晕勉强驱散佛像莲台周遭的黑暗,却将那尊黝黑、冰冷、厚重的铁佛衬托得更加巨大、森严、充满难以言喻的压迫感。
铁佛跌坐于巨大的莲台之上,历经千年风霜雨雪、兵燹战火,黝黑的佛身早已不复初铸时的光亮,沉淀出一种深沉的、仿佛吸纳了所有光线的哑光质感。佛面低垂,双目微阖,线条古朴而凝重。在幽暗的光线下,那低垂的眼睑形成两片浓重的阴影,覆盖了石刻的眼珠,令人无法窥探其内里是沉睡的慈悲,还是凝固的漠然,抑或是更深沉的东西?佛身通体由生铁冷铸而成,厚重无比,每一寸都透着金属特有的冰冷死寂。殿内弥漫着檀香、灯油与古老尘埃混合的沉郁气味,更将这尊铁佛烘托得如同亘古长存的幽冥守卫。
殿前空旷的青石地砖上,一个鬼魅般的身影,正屏息凝神地移动着。正是上清宫监院玉玑子。他早已换下白日里的道袍,一身紧束的玄色夜行劲装,脸上蒙着黑巾,只露出一双精光闪烁、此刻却布满血丝与狠厉的眼睛。白日里在众目睽睽之下受辱,被玄嗔斥为“妖道”,被信众怀疑的目光刺穿,那份屈辱与愤恨,如同毒蛇般啃噬着他的道心。他需要一个宣泄,一个报复,一个足以彻底摧毁白马寺千年声誉、让玄嗔万劫不复的狠厉反击!这“离火焚心符”,便是他精心挑选的毒刃。
玉玑子从怀中小心翼翼地取出一个巴掌大小的乌木盒子。盒子打开,里面并非寻常朱砂,而是一种殷红如凝固鲜血、质地细腻如膏、隐隐透出金属光泽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