翕动了一下,无声地说了一句什么。随即,他的身影如同水中的倒影被石子打破,轻轻一晃,便彻底消散在越来越明亮的晨曦之中,再无踪迹。
赵清真没有追赶,亦未动怒。他心如明镜,这明渊真人与此番汝宁之局,乃至洛阳余波,必有极深的牵连,甚至可能是幕后推手之一。但此刻,尘埃初定,百废待兴,安抚民心、处置首尾更为紧要。个人的恩怨与追索,需待他时。
他步履沉静,走到面无人色、几乎站立不稳的汝宁知府面前。知府看着眼前这位青衫磊落、气息渊深如海的道士,又看看他背后那柄看似古朴、却隐隐散发着令人心悸气息的古剑,哪敢有半分怠慢与质疑?慌忙躬身,几乎要跪拜下去。
“仙仙长”
赵清真声音平和,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,清晰地传入知府及周围兵丁衙役耳中:“周王朱橚,罔顾国法,私炼邪物‘龙魇’,勾结金墉城前朝怨灵,暗中操控慈航庵邪尼,以邪法谋财害命,收集生魂精元,意图不轨,祸乱一方。其罪证,慈航庵枯井尸骸、邪尼口供、王府爪牙周安等人尸身(若残存)、以及金墉城、镇祟塔遗迹皆可为凭。现其道心崩溃,神志不清,已伏其咎。此物,”他抬手,将那顶作为一切线索起点的水晶缨珠缠棕帽丢给知府,“乃关键证物,内蕴怨灵邪气,亦是周王府与金墉怨灵勾连之媒介。如何上奏朝廷,如何处置残局,安抚百姓,知府大人乃朝廷命官,自当秉公办理,据实以陈。”
知府手忙脚乱地接住那顶冰凉刺骨的帽子,如同捧着一块烧红的烙铁。看着塔下废墟中失魂落魄的朱橚,再看看手中这邪异的帽子,以及眼前这位深不可测、举手投足间便平息了滔天祸乱的道长,他心中再无半分疑虑,只剩下深深的敬畏与庆幸。连连躬身,声音带着颤抖:“下官下官明白!下官叩谢仙长铲除邪魔,挽汝宁万千生灵于水火!再生之恩,没齿难忘!下官定当据实上奏朝廷,严惩余孽,抚慰亡魂,绝不敢有半分徇私!”
赵清真微微颔首,不再多言。他转身,迎着初升的、越来越明亮的朝阳,朝着城外波光粼粼的伊水河畔走去。晨曦温暖的金辉洒落在他青灰色的道袍上,仿佛为其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。身后,是忙碌惊恐的衙役兵丁,是议论纷纷、心有余悸的百姓,是那座象征着野心与毁灭终局的巨大废墟。
从明渊真人于汝宁府宣扬“天命不可违”掀起狂热,到慈航庵“参汤”背后令人发指的血腥罪孽,再到金墉城废墟中曹髦怨灵跨越千年的鬼唱悲歌,最终终结于镇祟塔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