结构,由我们龙河大学自主研发的‘烛龙’超级玻璃构成。”
王浩的声音继续响起,如同这宏伟画卷的旁白。
“它将以可控核聚变为核心能源,为整个平台提供近乎无限的动力。”
“它的主要攻击手段,是高能固态激光武器阵列,理论上可以精准清除任何来自太空或地面的威胁。”
“而它的指挥中枢,则是我们引以为傲的全息作战系统。”
讲到这里,王浩侧过身,将主讲的位置让给了林晓灵。
这位看起来文静秀气的女孩,接过了话头。
她的手指在空中灵巧地跃动,整个“南天门”模型瞬间变得透明,内部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结构、能源管线、数据链路,全部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。
海量的数据流,如同瀑布一般,在她的操控下,构成了“南天门”的每一个技术细节。
“能源核心采用托卡马克装置,磁约束场稳定系数预计可达3.7,能量转化率超过百分之九十二”
“激光阵列采用分布式供能,每一个‘烛龙’模块既是结构,也是能量传导和发射单元,可实现无死角、瞬时响应的集火攻击”
“全息指挥系统,将整合我国所有天基、空基、地基单位,实现真正意义上的‘上帝视角’与‘零延迟’指挥”
她的语速极快,但每一个字都清晰无比,背后是无比庞大的知识储备和绝对的自信。
评委席中,一位负责装备科技的白发中将,身体已经不自觉地前倾,他几乎是趴在自己的虚拟桌面上,死死盯着那些他穷尽一生都在攻关的技术参数。
那些数据,有些是他正在主持的项目,有些,甚至超出了他最大胆的想象。
就在这片由代码和数据构筑的壮丽星辰大海中心。
这群平均年龄不到十九岁的“雏龙”。
向华夏军方的最高将领们,完整地、清晰地,展示了他们那足以改变未来战争形态的、无比宏大的野望!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爱吃海底捞 作品《高考落榜?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!》第143章:雏龙:在世界中心向军方汇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