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下的审视。
也记得自己最后给出的评价。
“过于精细,暂时没有用武之地。”
这句评语,此刻在他的脑海里,每一个字都变得滚烫,灼烧着他的神经。
短视。
可笑。
他第一次如此清晰地,感受到了这两个词的重量。
也终于,在这一刻,他才真正洞彻了那个叫何宇的年轻人,当初面对他的质疑时,所说的那句话里蕴含的惊人远见。
“首长,技术是相通的,只是应用的场景不同而已。”
是啊。
技术是相通的。
他们军方,拿到这项技术的第一反应,是将其放大。
放大到宏伟的、无垠的空天战场。
用它去操控那些庞大的、冰冷的、足以毁天灭地的战争机器。
去实现千里之外的精确打击,去指挥无人机蜂群,去捍卫国家的疆土。
这是他们的使命,也是他们的思维定式。
而龙河大学,却将这项技术,无限地缩小。
他们跳出了战争与武器的框架。
他们将目光投向了最需要人文关怀的医疗领域,投向了人体内部那最脆弱、最精密、也最神圣的神经网络。
上将闭上了眼睛。
他的脑海中,两个截然不同的画面,正在进行着激烈的碰撞。
一边,是“南天门”空天母舰那如同钢铁迷宫般的内部结构,无数微型维修机器人,在亚毫米级定位与力反馈系统的引导下,穿梭于复杂的管线之间,进行着精准到纳米的维护作业。
另一边,是人体的大脑。
是那片比宇宙星空还要复杂的神经丛林。
扁鹊一号的探针,同样在这套系统的引导下,小心翼翼地绕开每一根健康的神经元,精准地修复着那些病变的、损伤的节点。
前者,维护的是机器。
后者,拯救的是生命。
这根本性的差异,带来的是一种直击灵魂的巨大冲击。
这个“无心插柳柳成荫”的成果,让军方所有接触到这份报告的高层领导,陷入了集体沉默。
这份沉默背后,是对龙河大学那种天马行空、完全不被学科壁垒束缚的“跨学科创新”能力的震撼。
更是对他们那种“技术为人”的底层逻辑,产生的一种全新的、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爱吃海底捞 作品《高考落榜?我众筹开创最高学府!》第159章:你们用南天门技术,治帕金森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