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与鹿神有些渊源,若是没有山神,恐怕四五岁时便就早夭了!”
“哦?”
地祇山魈回想着。
“那观主是有些学道的天赋,打出生时便开了天目。先生可想,稚子年幼时,懵懂无所知,只当世上生来就有这些神鬼怪异,还与家里那鬼呀呀说话,倒是把乳母吓得不轻。”
“后来学会说话,家里人更是觉得有说道,见作法驱邪无用,心里更是害怕,恰逢家里又生了个小的,大的这个便不怎么管了。”
“到四五岁时,方才意识到目能见鬼是不正常的,心中对世事初有了解,便生出畏惧之心。”
“自读书学字始,世界就天翻地覆了。”
“还是鹿山神听说这事,觉得稚子可怜,封了他一双天目,又让人送稚子去观里长大,也已经快八十年了。”
地祇感慨。
“也快要死了。”
清虚观香火鼎盛,道士童儿近百,人丁兴旺。可见这观主当的不错。庙中栽着一颗粗壮的老银杏,瞧着至少是百年的老树,绿意葱葱,为人遮荫。
江涉仿佛就看到一个很稚嫩的孩童,见他出生,见他被父母厌弃,又见他在道观长大。
如今也闻他年老,死之将至。
“人初生时,浑然无畏。”
江涉感慨说,“年岁大后,知世事愈深,愈生恐怖。从前只当闲话,不以为意的东西,也渐渐担忧畏惧起来。”
“其实修行中人、精魅鬼神,也是如此。”
“难得超脱。”
“所以说,巧者劳而智者忧,无能者无所求,饱食而遨游,泛若不系之舟。人生所求,不在道法高深与否,在逍遥二字,在自然。”
地祇山魈品味着这段话。
“人有忧怖,鬼神亦有。”
“山主得之矣。”
地祇望着沐浴着日光,近乎和光同尘,站在廊下,逍遥自在的仙人。
心里不禁想。
如此般,从容谈笑,游戏红尘。便是逍遥自在吧。
他们说话的功夫,道童已经走到这边,小竹筐里符咒渐少,快发到这边来了。
江涉接过一道符咒。
这是朔日符,可避讳驱邪,祈福延生,镇宅安神。朔日便是每年初一,天地交泰,鬼神皆录人善恶,道士当斋戒存思。
江涉打量着这符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