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位。
在场的人都清楚,以顾小玉两岁半的年纪,能做到这一步已属难得。
同龄的孩子,好些还在为说清一句完整的话挣扎,他却能字正腔圆背完一首诗,即便需要提示,也足够让人惊叹。
不过,大佬们虽认可顾小玉的记性,对诗的选材却颇有微词。
孩子年纪小,正是培养文学审美的时候,怎么能受这些粗制滥造的诗文“荼毒”呢!
这群老学究在三楼的文会上表现宽容,以鼓励为主,可真到了“正本清源”的时候,批评起弟子或“异端”来,把人骂哭都是轻的。
顾盼儿不得不硬着头皮解释,“此诗名为复方偶得,乃是济生堂林娘子所作。除了三味草药,还嵌入了几样外邦奇药,并非寻常诗文。”
王玉耶连忙在一旁点头附和,“是这样的!林娘子心思巧,特意把药名嵌进去的。”
她都想问问林婉婉手里有没有长春西汀,说不定能治治冯睿达那长歪了的脑子。
林婉婉作诗的本事一般,这首复方偶得若不特意解释,旁人只会当是初学者的“凑字”之作,压根看不出其中潜藏的巧思。
这会儿老学究们就着诗句琢磨半天,也没分辨出哪些是“奇药”,只能暂时按下不提。
但这些都不是眼下的重点。
不少人都知道顾盼儿和林婉婉交好,为了排除两人私下“串通”的可能性,保证验证结果的公平性。
王不曜随意从众人带着的书卷中抽出一册。“考题”随机,所有人都没法串通了。
这庞大的“题库”,别说孩子,连成人也无法提前押题。
王不曜特意放柔了语气,柳月娥和顾盼儿在一旁帮着哄,顾小玉虽有些懵,却也乖乖配合。
一番测试下来,结果让所有人都心服口服。
不管是浅显的童谣,还是晦涩的古文,顾小玉只要听一遍,都能断断续续背出来。他不懂诗文的意思,却能精准记住字句。
真正的限制只有篇幅,太长的记不全,而且随着时间推移,记住的内容会慢慢减少,典型的“短时记忆”天赋。
王不曜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,语气格外和蔼,“小玉,还会背什么?再给爷爷们背一段好不好?”这考的是平时积累。
折腾了这么久,顾小玉也有些累了,打了个小小的哈欠,慢腾腾地开口,“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,鲲之大,一锅炖不下。化而为鸟,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一灯阑珊 作品《穿越古代:三个女人N台戏》第 2040章 遗祸万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