君璞:“年关难过!”说的既是他自己,也是万年县的普通百姓。
一大早段晓棠在南衙外避风处找到庄旭,先开口吐槽道:“这副模样,要不是南衙守卫见你面熟,非得当细作抓起来不可。”
庄旭简单解释,“躲着避风,哪里像细作?”
段晓棠左右打量,“你挑的这个位置吧,可以看清进出大门的每一个人。但大门那边不仔细调整角度,就发现不了你。”
庄旭冷哼一声,“南衙屹立多年,你以为他们不知道这个位置。”敢站这儿都是问心无愧的,“东西呢?”
段晓棠从马鞍后的布袋里掏出文稿,递给庄旭。
庄旭打量袋子,同样的样式,绣着食铁兽。若不看布料,还以为要去恒荣祥领活计呢。
将目光收回来,一目十行看起来,队列和体能是左厢军练得最久也最熟悉的项目,庄旭自然不会陌生,“你怎么做到的?”
段晓棠之前可只有草稿,只有草的那种稿。
段晓棠:“点灯熬蜡弄到三更天,一支笔一盏灯一个夜晚,创造一个奇迹。”
赶着死线交任务,她是专业的。
庄旭生出莫名的期待,“能不能赶在年前封印前,把所有的都写完?”
段晓棠脱口而出,“做梦呢!”
庄旭将稿件交还,交待道:“世子在里头,我去找祝娘子,你在王爷面前说话注意些。”
段晓棠比了一个“ok”的手势,“放心。”
只要不当面说造反谋逆,咒骂皇帝,吴岭应该都不会计较。
段晓棠老老实实进南衙,规规矩矩在吴岭面前,把想了一晚上的套词说完,末了呈上稿件,“王爷,请你斧正!”
吴岭也好奇,段晓棠赶工一晚上能拿出什么东西。他是真正的行家,不会像杜乔一样产生“我上我也行”的错觉。哪怕纸上写的简单明了,细节标准比任何一座军营都仔细。
但训练的是人,执行的也是人,知易行难。
吴岭:“想了多久?”
段晓棠:“从接手练兵之后就开始想,这不是最终的定稿,以后还要不断优化。”
吴岭:“除了队列和体能,其他的呢?”
段晓棠:“思考并不完备,正在补充细节。不过列了一个目录大纲,王爷你看看,能不能提点意见。”从荷包口袋里掏出一页单独的纸张。
熟悉的张牙舞爪字迹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一灯阑珊 作品《穿越古代:三个女人N台戏》第479章 钱的问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