甚至说...
这减宣时刻都想着置张汤于死地,没有理由优待自己。
莫非是?
想从自己这套出什么对张汤不利的消息?
若霍光猜的不错,那这减宣可真要失望了,他可没有张汤的把柄。
除非诬陷。
否则以张汤做事严厉地态度,哪有会给人抓住把柄的机会呢!
想着想着。
很快。
这一日又要过去了,正如那鲁宇所说,这长安诏狱里,饥荒的很。
狱卒送饭。
一日,竟然只送一次。
其余时间,就得在挨饿中度过,怪不得从诏狱中出来的人,都会清瘦一大截呢。
等到了傍晚时分。
诏狱的大门,吱呀一声打开了,一个五官端正的中年男子,带着几名狱卒,走到霍光所在的那个牢房口停下。
把牢房打开。中年男子对狱卒说道。
诺。
狱卒听到男人说的话,当即便打开了牢房上的枷锁。
随后。
中年男子便走了进去,同时还让身后端着席子和类似被褥物品的狱卒也一同进来。
这时。
那中年男子看向霍光,轻轻呼喊道:霍议郎,可还安好否?
霍光其实刚才就已经听到动静,只是没去在意罢了。
现在听到人喊自己名字,这才睁眼瞧了对方一下,见是个陌生的面孔,便问道:你是谁?来审问我案子的?
可陛下不是说!
我的案子归御史大夫张公审理么?
听到霍光的话,那人哈哈一笑,连忙摆手道:霍议郎莫要误会,我不是审你案子的人。
因为诏狱条件差,晚上冷,所以来送你席子和一些御寒衣物。
哦!
对了。
差点忘了自我介绍,在下杜周,乃廷尉正监察!
三公九卿,这九卿的九,不指代九人的意思。
而卿字,自然也不只是说一个官。
廷尉属于九卿,
自然也不只有一位官员,除去廷尉减宣之外,还有正监、左、右史各一人。
如何理解廷尉和正监察的关系?
很简单!
就像皇帝和太子,汉武帝和刘据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