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先生说八股文高手都是精通诗赋音律的行家,非常擅长从词牌曲牌乃至音乐中‘偷调’,使得文字更具音乐性,提高文章的吸引力,从而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。
但就像张先生所言,这些文辞相关的方方面面,无一不是水磨工夫,需要从小属对作诗,填词作文,在师长和古文的熏陶下一点点培养出来。
而这些正是苏录欠缺的。他三月速成考上书院,实则是投机取巧,省略了这些虽然不会考,却无比重要的基础环节。现在就是他还债的时候
苏淡和李奇宇反而就不存在这方面的困扰,他们都从小接受了完整的蒙学教育的。苏淡虽然之前没学过八股文,但属对作诗一样不落,欠缺的只是一个系统透彻的八股写作方法论也就是‘理’的方面。
他们之前是理弱辞不弱,苏录帮他们补上短板,自然就都不弱了。
而苏录是理强辞太弱,又没办法一下子提高自己的文采,所以才会有赵括之叹
“那哥,我们能帮上你什么?”李奇宇满脸关切地问道。
“帮我补蒙学的课程吧。”苏录苦笑道:“阿淡每天上下学都陪我上对课。”
“那我教你作诗吧。”李奇宇拍着胸膛道:“哥有所不知,小弟在老家被人称为‘土城小李白’!”
他爹是土城百户所百户。
“好,多谢。”苏录随口应道,并不太指望这个不靠谱的家伙。毕竟自己家里就有一位,自称被诗文误一生的‘二郎小苏轼’呢。
“不过文采这东西提高就是很慢,哥还得保持耐心呀。”苏淡提醒苏录道。
“我知道。”苏录点点头,他早已经盘算过了,苦笑一声道:“但是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,几个月内提高不上去,就只能哦豁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