至于手有没有学会,就不清楚了。
好在罗和轩提供一些废料练手,倒也不愁没有实践机会。
下课后,常清问起老先生情况,才知老先生复姓公冶,单名靖,年约四十来岁,有着筑基二境修为。
小道传闻,公冶靖二十九岁才入道,拜入罗和轩学艺两年,盘坯技艺便至炉火纯青之境,出师之后,常年为罗和轩供货。
后来因为手艺太过精湛,被罗和轩聘请为讲师。
常清听罢,问道:“这公冶靖跟你不对付?”
尹彦面露迟疑之色:“应该谈不上吧,只是为人严肃了些,也是为我好嘛!”
常清点了点头,没再追问。
正午,他在罗和轩堂食吃了午饭,都是些法术催熟的粟米、禽肉,看着不差,食之总差几分滋味。
这就是外院弟子待遇,常清早有心理准备,甘之若饴,只是大口吃饭的时候,还是有些怀念老干妈。
吃过午饭,他没有休息,径直来到工坊研习室,琢磨盘坯制作。
两世为人的他,虽然前世学了不少技能,考了不少证,但放在今世,屁用没有。眼下盘坯制作虽赚不到什么钱,好歹也算是一技之长,可不能放弃。
进了研习室,已经有外院学徒坐在工桌上,认真打磨起盘坯。
常清先去料堆中,寻了一块鱼鳞石废料,这才坐在一张工桌上,实践起来。
鱼鳞石,形似鱼鳞,呈片状,质地较硬,看似不容易打磨,实际上,对新手十分友好,因为不容易开裂。
常清拿起刻刀,第一刀落下时,心中就意识到稳了!
——原身常青的肌肉记忆还在。
或者说,数据道体记录下来的数据,永远也不会遗忘。
但他并未因此离去,反而继续尝试制作起来,因为原身手艺谈不上多么精妙,只能说是勉强出师,废品率很高。
拥有数据道体的他,虽然没有“熟练度”这个能力,却能精准记录每一次篆刻打磨动作,将每个细微力道、角度、轨迹转化为数据流,通过持续收集海量数据,优化出最佳篆刻打磨技巧。
在打磨锤炼中,时间过得很快。
接下来几日,常清上午听课,下午练习,晚上修行,日子过得十分充实。
期间,他外出一次,本想买点武器、符箓什么的,一圈溜达下来,看得他直咋舌。
却是物价高的
点击读下一页,继续阅读 天补平 作品《我,数据道君,掉线边缘疯狂试探》第6章 腹生蘑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