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处置阻挠建设的那些人。
可之后呢是他们这些县吏将别人的族老供出来的,往后他们这些县吏还如何在此地立足,多半会被乡里记恨的。
众人在此地挣扎了很久,四周都是围着的官兵。
两个时辰后,天色眼看就要入夜了,扶苏得到了咸阳送来政令,将宁秦县改称华阴县的事,父皇准许了。
扶苏走在刚修出来的小道边,小道边是一亩亩连成片的田地,都是近日才开垦出来的。
再向远处望去,县衙正在建设。
这是程邈安排的,建设新的县就要先建设县衙,而后那些房屋也都围着县衙而建。
这里是二十万迁民的新家,将来的此地,会是一片富饶。
扶苏又觉得其实不用自己这个大秦公子多加建设,古往今来的人们,他们的聚居地就是人们自己的双手建设出来的,人们将家园建设起来,并且在这里养育孩子,而后他们就会保护自己的家园。
因此,就算是自己不说,这二十万民夫都会自主地建设房屋。
现在放眼看去,已有一间间简陋的屋子,这些屋子有的是用泥巴堆砌起来的,还有的是用石头堆起来,还有的人也会装点自己的新家,在边上搭一个篱笆,养几只家禽。
眼看天色就要入夜了,一个孩子捧着几卷竹简,他走到近前道:“公子,他们开始写了。”
扶苏从这个少年人手中拿过竹简,这个孩子看起来十二三岁的模样,是敬业县教出来的孩子,现在能够帮着处置一些事了。
田安也十分喜欢这些孩子,因这些孩子都是看着长大的,是十分忠心的。
“他们都写完了?”
“回公子,还有五个人正在写。”
扶苏有瞧了眼这个孩子,问道:“你叫什么名字。”
“我叫乌桑。”
“乌桑?”
“我娘说,我家本是在西戎养马的,后来匈奴人来了,我爹被匈奴人杀了,母亲带着我来到了秦国,我娘是乌氏族人,我爹死后,我也姓了乌。”
这孩子讲话时,带着男孩变声期时特有的嘶哑声。
他来到秦国时应该还是十年前。
不过,在秦国的诸多记录中,当年秦国吞并了义渠之后,其中确实就有乌氏,乌氏一直都是以牧马致富。
乌桑所言的家乡,应该就是河西走廊一带了。
扶苏再回到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