是臣的小孙女,这是臣的大孙子,那是臣的儿子,儿子的婆娘,还有臣的婆娘。”
一家六口人,扶苏吃着粥注意到后方的工匠们也多数带着家人们,扶苏朗声道:“你们的家事可都有安顿?”
后方的人都一个个回答着,有的异口同声,有的低声回答,还有的大声回答。
田安微笑地看着这一幕,公子平日里就很勤俭,身边甚至连一个取乐的玩物都没有,公子身边除了书还是书。
让田安最高兴的是,他发现公子身上有一种气势。
这种气势不惧怕任何的猜忌与外界言语的气势。
好似,公子只要坐在这里,就会有人为公子效命。
田安想不起来公子是从什么时候有了这等变化,大概是从李斯成为丞相开始的?
思量了片刻,田安摇头否定了这个想法,应该是从公子接王翦入关开始的。
扶苏道:“我听这里的老农说,每年的大水都会淹没河堤,这潼关的河岸不够高。”
青臂看了看黄河,又道:“我等愿听公子号令。”
扶苏依旧端着碗,夹了一些腌萝卜放入口中嚼着,腌萝卜在口中发出脆生生的响动,咀嚼了片刻道:“过了农忙先修河堤。”
“臣领命。”
扶苏道:“房子都给你准备好了,就在村子里,你们先住下来。”
“谢公子。”
扶苏颔首示意他们进村子。
今年的黄河水流很平缓,辛胜望着天道:“公子,今天恐怕有雨。”
扶苏看着天上的云彩,道:“老将军,你们领军之人都有这个本领吗?”
“算不上本领。”辛胜道:“大概猜一猜,关中的天看多了,就有把握了。”
到了下午时分,扶苏还在与青臂谈着如何建设潼关城,正在商谈着建设事宜,天边就传来了隆隆雷声。
田安脚步匆匆地将炉子提到屋檐下。
再抬头看去,屋外果然下起了雷阵雨。
青臂抚着花白的胡子道:“如此雨水,是好事呀。”
关中的枯水期只有这么三个月,临近五月,又来了这场雨水,恰恰说明今年的枯水期结束了。
扶苏思量着,赶在汛期之前给潼关修一修河堤,之后再看看汛期水流的高低,建设河堤,低声道:“今年上游的洛水河的水流该会小很多,潼关该不会被淹。”
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