千人,这八千甲士就是八千户人家,算上每一户人家的人口,哪怕一户只有三口人,最少也有两万多口人。
快接近午时的时候,往来的官吏也越来越多。
王贲帮着一起整理账目,又道:“那八千甲士都还在关中吗?有没有去别的地方探亲?”
小吏回道:“都在忙着成婚呢,这半年关中各县各亭乡,天天都有人家成婚。”
王贲错愕一笑,道:“好,这是好事,成婚了就成家了,成家了就在关中扎根了。”
扶苏道:“老师。”
李斯回道:“公子是有何事?”
“这一次的土地问题解决了,往后该如何?”
李斯道:“关中土地不够,就去洛阳。”
“老师所言不错,洛阳是函谷关以东的第一个城,洛阳城的人口多了对关中有诸多益处,洛阳的人口多了,崤函古道往来的人多了,若从洛阳来关中的劳动力越多,对关中的生产更好,尤其是潼关。”
李斯颔首道:“他们入函谷关看到的第一座城,就是公子发起主持建设的潼关。”
王贲听着蹙眉,良久都搭不上话,一时间竟跟不上公子与丞相的想法,听了一段还能理解,听得越多思绪越乱。
到了午时之后,田安就带来了饭食,扶苏看了看站在身边的人,一个是岳丈,另一个是老师。
三个人各自端着一碗面,就坐在丞相府的卷宗前吃了起来。
王贲瞧了眼一旁的公子,又觉得公子实在是太厉害了,大婚之后就去忙着国事。
始皇帝在北郊避暑,公子依旧在忙着国事。
正值夏季,都水长从南面回来了,近来要忙的国事的确有很多,多数都是公子在主持。
第二天,扶苏就发现王贲没来,倒是王家的仆从先一步来了,说是王少府身体不适,诸多事由公子来决断。
对此,扶苏倒是没多想,叫来了程邈一起来帮忙。
三天之后,一道道军功赏赐的文书就送去了咸阳城。
八月的下旬,雨后难得是阴天,空气中还带着雨后的凉意,扶苏带着妻子来咸阳城的郊外走走散心。
她很喜欢看书,在高泉宫的时候就一直捧着书看,出来散心手里还拿着书。
扶苏望着远处的田野,田地里的粮食已被收完,田地里就剩下了麦茬。
“公子就是在为这里的人们治理国家,公子一定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