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王翦走到了村口,一队秦兵正在这里将粮食装车。
李由上前行礼道:“频阳公。”
王翦笑呵呵道:“没想到你也长这么大了。”
李由本着公事公办的严肃态度,道:“按照军令,我要抽调平阳县的三千石粮食。”
王翦道:“这两年丰收,官仓的粮食都快放不下了,多拿一些走吧。”
李由颔首,但只是让手下的人马拿了三千石,而后去了下一个县。
始皇帝前脚刚走,咸阳城的兵马则奔走在各县之间。
丞相府内,李斯自然是知道三年的南征给中原带来了何等巨大的创伤,若不是有渭南的两万顷良田,恐怕始皇帝也不会继续往北方增兵了。
今年中原各郡县丰收之后,才觉得松了一口气。
李斯看到了公子扶苏递来的西巡粮草的布置,还是颇为满意的。
而且渭南调取的粮食是最多的。
扶苏站在一旁又解释道:“渭南郡的粮食产量很高。”
三天时间,公子扶苏就为始皇帝准备好了出行的粮草,这倒是让李斯省了不少事。
或许换个人来做,应该也能达到这种成果。
不过李斯还是觉得,主要还是因公子扶苏在关中的民望颇高,才会这么顺利。
筹措好粮草之后,就剩下运送路线,这件事让李由带着兵马沿途去布置,余下的都是执行力的事,程邈每天都会让人快马传递文书,询问始皇帝的出行所在。
忙完眼前这些事,扶苏终于可以好好看看,陇西的奏报。
在唐代陇西道又称贡麦区,杜甫曾有诗:渭北春天树,陇右麦粮丰。
说的就是陇西的麦子丰收,在后世的敦煌汉简考古上,就有西汉时期种植冬小麦的记录,那时称为宿麦。
也就有了后来的记载,得麦谷百万余斛,迫使羌人归降。
包括后来的河湟谷地,当年的河湟高原也是麦子的丰收地。
当年的西汉农书氾胜之书有相关记载:冬雨雪止,以物辄蔺麦上,掩其雪立春后,土块释麦根茂盛。
这就是西汉时期有关陇西冬小麦的记载。
所以呀,扶苏一直觉得老祖宗很了不起。
在汉武帝建设河西四郡之后,也就是距离现在的八十年之后,陇西各地是有大规模种植冬小麦的记录的。
都水长禄到了陇西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