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子扶苏好读书,东巡之后就有了收天下书的贤名。
这当然是贤名了,一个喜读书的公子有多么的贤明,天下都看在眼里。
谁敢说公子的不是,李斯是绝对不会客气的。
李斯很怀疑公子的这个策略可能不是书中所写的,在秦为丞相这么多年,李斯自然知道关中土地的情况。
不在关中住数十年,不走遍关中的土地,是想不出这种策略的。
而放眼关中,以前李斯也没见过谁能写出这等方略。
再看眼前的公子,李斯道:“公子是少府令,此事当该公子主持,臣这就送去北郊。”
当丞相去了北郊,当天下午,北郊就送来了皇帝诏命,由公子主持此事。
身为少府令,要调度国家力量需要得到皇帝的许可。
扶苏还知道这个工程可能会加剧后世的地下水位抬升,从而导致后代的渭北局部沼泽化。
可就像是当年郑国开挖郑国渠,以及如今的改土增收计划,国家要建设,人们的生产劳作离不开当下的物质需求,在文明与岁月的选择上。
几十万人的粮食问题面前,扶苏毫不犹豫的站在人的一边。
现在扶苏要在渭北的土地上创造一个农耕文明的增产神话,建立历史上最早的循环农业范式。
两月后的骊山,始皇帝从车驾中睡醒,他接过内侍递来的文书,看了眼文书上所写,都是关于各县的田亩记录。
嬴政问道:“依照扶苏所言的节气,今天是什么二十四节气的哪一个节气?”
护送在一旁的王贲道:“是小满。”
“小满”
王贲又回道:“公子立下二十四个节气,也将每个节气作了论述,臣看过。”
“什么论述?”
“公子说小满节气时,正值南方暴雨最多的时节,南方的江湖满灌,是麦子满盈的时节,臣以为此节气亦有祥瑞之意,小满正是丰收。”
听到车驾外的话语,嬴政沉默不言,就连身边的王贲也在称颂着扶苏的贤明。